三掌门 > 血腥刺刀 > 第二百三十一章 进攻

第二百三十一章 进攻


萨道义能坐到这个位置,自然不会是傻子,在刚才听到两人对话的那个当口,就明白了对方这是在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好占据谈判优势,否则为什么只会针对自己一个人而不是全部人?

        只不过自己倒霉,一时没注意到一些细节方面,而导致对方借题发挥了。相信即使没有自己说话出现问题,那么也会有其他的问题出现,不同的是或许会是其他人受到这种羞辱了。

        长期的外交官生涯,让他深深的懂得,只有拥有绝对的武力,才能在谈判中占有绝对的优势,眼下对方暂时掌握了这种优势,只能自己忍了。

        现在可不是和对方全面闹翻的时机,萨道义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说道:“你继续跟他们接触,我暂时离开上海,可能会先去日本。我会把这里的情况如实的尽快通知伦敦,同时,我即刻安排人员去青岛和他们接触。”

        “我们必须重新审定这个新成立的国家了,我们必须要对他们有足够的认识才可以,你去帮我弄一艘最快的军舰,我在这里谈完了,就亲自去青岛,我担心下面的人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事情。”朱尔典想了想摇头说道。

        “没问题,那我会让最快的军舰,加满燃煤,在长江口等你。”萨道义说完就上了小船。

        “尊敬的司令先生,政委先生,你们好,大英帝国驻华办理公使朱尔典在此向你们请求进行正式访问,并希望得到批准。”朱尔典摸不清这些人的底细,只好暂时以低姿态迎合对方,他知道中国人好面子,如果自己这个世界第一强国的公使以这么低的姿态向对方发出请求,应该很容易拉近双方的距离。

        反正利益才是一切,如果因为这个低姿态能够从对方那里得到一些重要的信息,他是绝对不会介意的。

        果然,如此状态满足了威廉王妃号甲板上所有共和国官兵的心里。其实在他们心中,也只有对方这个态度,才是华夏共和国应该得到的。当然,态度满意那是一回事,该涉及的东西也不能违反禁令。

        就在朱尔典和杨光等人在甲板上谈论的时候,上海分船队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靠岸动作。

        庞大的海轮刚一稳定下来,船上就甩下了一根根粗大的缆绳,同时船侧甲板护栏上的数个巨大缺口那里,朝着码头伸出了几面巨大的钢板吊桥。

        这是改装起来的设备,用钢缆拴住钢板的最外端两头,如同现在的城门吊桥般方便收回或放下,同时还能任意调整这种钢板吊桥的角度。与普通城池的吊桥不同的是吊桥是拉起来收上去的,而这种船用吊桥则是用巨大的电动机进行平面收缩的,在钢缆把钢板桥拉到和甲板一个水平面时,电动机就会启动,把钢板往甲板上带动,如同一个隐藏的抽屉一般。

        这种设计相对简单,就极为方便使用,在设想出来并在第一艘船上进行安装测试时就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主要是在起重机还未普及的诸多港口,用这种装置,可以轻易的从船上和码头之间进行装卸货的工作。

        钢板吊桥缓缓的通过滑轮进行下放,当靠到码头的地上时,船上的士兵已经纷纷下通过钢板吊桥冲上了码头。

        军政府准备的非常充分,每个城市,每个登陆点,每个码头,每支军队都有着自己的任务,甚至到每个连队都有一张自己登陆点的详细地图。

        “快快快,弟兄们快点。”

        “一营的,一营的,赶紧,火速占领码头关卡。动作快点。”

        “5营的,5营的,以最快速度赶往鞑虏衙门,全面控制,不准进不准出。”

        大量的自行车被从船舱中推了出来,一架架崭新光洁,关键位置还有着大量的油光显示出这些自行车出厂的时间较短,并且保养的是那么的精心。

        上海各码头附近的人们,今天可是打出生以来,头一次见过这么古怪的大头兵。

        一群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人,穿着怪模怪样,手上还拿着吓人的洋枪,头上还顶着个圆溜溜的怪东西,身上背着不知道什么东西,还有不少人骑着那西洋来的两轮车一溜烟的从街上溜过。

        登时许多人都立刻赶回家去,不少年岁长的人还记得当年太平天国时期的那种兵荒马乱到处烧杀抢掠的情景,而上海,就曾经是小刀会的一个重要据点,太平军的力量也曾经到达过这里。

        因此在看到这些怪模怪样的军队,无不面色大变的疯狂朝自己家中跑去,一路上登时鸡飞狗跳。

        对此国防军并不在意,现在的当前要素是直接占领上海的各个府衙以及关键要道。只有先行控制了这些地方,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6万大军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分散成上千支小部队,有的地方只有一个班的兵力,有的地方有一个排,最多的地方也只有1个营的兵力。

        国防军并不在意兵力如此分散下可能会遭遇强烈抵抗而出现重大伤亡的可能,相反,现在最重要的是乘着鞑虏官员以及他国势力在不明情况下,不会做出意外的举动更为重要。

        6万人的兵力,控制上海,已经是绰绰有余。尤其是几个以营为单位的主力部队直接组成作战阵形朝着上海的巡捕房,清军绿营,八旗营推进。

        在刚起始的两个小时内,国防军推行的很是顺利,逐渐的,有不少地方的人反应过来,这是要造反了。

        “啪。”一声沉闷的老式火药枪宣告了上海之战进入了火热化状态。

        “娘的,林子被***打中了,弟兄们,注意警戒,一排长,你带你的排给老子去左边,枪响是从左边传来的,给老子搜,包围起来,老子要活剥了这***皮。其他人继续给老子前进,火速抢占邮局。”第12甲种师5团5营4连的部队在冲向闸北区的邮局时,碰到了今天第一次的阻碍。4连长洪大军登时被这一声枪响给气的暴跳如雷,眼看就要到达邮局了,却偏偏碰到这种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

        尤其是骑车在最前面的一名叫林子的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冷枪直接打翻在地,更是让4连的所有弟兄怒火冲天。

        “他大爷的,一班跟我上,干死这帮鞑虏走狗汉奸,凡是抵抗的一律执行战场纪律。一排长看着前面倒在地上的林子一动不动,身下的地面上已经渗出了鲜血,登时太阳穴咚咚直跳,狂叫一声就带着一排的40名士兵猛然扑向了左边的几间大宅子。

        “通通通。”几声剧烈的踹门声响起,厚重的大门纹丝不动,根本不是能轻易用脚动的了的。

        “让开,让开,用手雷炸。”眼看大门非常的紧,一名踹门的士兵直接从左肩上取下一枚slf16型卵式防御型手雷,这种手雷装药量非常的大,很是适合在这种场合使用,而进攻性的则不一定能对这厚重的大门有很好的效果。

        就在这时,街道的对面又是一声枪响,只是这一枪的准头就不行了,打在一名士兵的附近,溅出一小片青烟灰尘。

        “注意警戒,这里的鞑子走狗不少,弟兄们速度分散防护。”被这一枪吓了一跳的上等兵刘晓华瞬间掏出了腰间的毛瑟手枪,在这种近距离狭窄场合,毛瑟手枪的效果要远超出毛瑟步枪的效果。

        “啪啪啪。”一连三发连射,刘晓华顺着刚才来袭子弹的弹道预估着地点展开反击。

        同时,在刘晓华附近的几名士兵也同样抽出了毛瑟对着大概位置也准备点射。

        “砰”“啪”“砰砰”“啪啪”

        “轰”一声猛响,朱红色的大门被slf16手雷强烈的爆炸声冲击成几大块木板碎片。

        瞬间,几名士兵弯腰冲了进去,然后就是一个翻滚,朝两边散开。

        刚一冲进院子,这几名士兵就看到院子里此时几个带着猪尾巴的人在那里手忙脚乱地忙碌着。

        “快点快点,装子弹。”

        “快走,他们已经冲进来了,快走。”

        “站住,不许动,想死么?”两名士兵举着毛瑟手枪就往那几个人正准备跑向后院的人冲去。

        “啪啪”两声鸣枪。

        “别开枪,别开枪,我们投降,我们投降。”

        “别开枪。投降了。我们投降了。”

        两名士兵毫不犹豫地冲过去直接一个脚踹,踢翻一个还想往后面跑的人:“还想跑?找死吗?”枪口直接顶向了想要逃走的几人。

        “说,谁开枪的?说。”

        这时跟上来了几名士兵,一个个如狼似虎地冲了过来。

        “谁开枪的?找出来了没?”

        “没有,还没来得及审问。”

        “娘的,这几个***,刚才肯定人人有份,全毙了,这个时候,我们没有时间在这里耗。协助满清鞑虏参与攻击我国防军,怎么判也是个死罪。”

        “是,都毙了。”

        “别开枪,不是我开的枪啊,饶了我吧,饶命啊。”

        “饶命?刚才开枪打我们弟兄的时候怎么想的呢?这会开始求饶起来了,我呸。”

        不再,几名士兵带着冲天的怒火,直接枪毙了这几名带着猪尾巴的人,然后继续冲向邮局的方向。

        而负重伤的林子则被两名士兵找了几张门板火速抬往前方,邮局那里将会设立一个临时站点,可以进行战场急救。

        相同的一幕陆续出现在各处,必须要说军政府这次计划准备的充分,只有零星的抵抗,几乎找不到大规模成建制的抵抗。这极大的降低了伤亡率,同时也大大的加快了整个战争进度。

        而在满清绿营兵的营地附近,一个营的部队正在狂飙着自行车赶来,在这些自行车的后架上则是捆着马克沁,迫击炮,以及许多箱的炮弹子弹之类的物资。

        “快,围起来,围起来,给我全部围起来,把马克沁架好了,把迫击炮准备好。”

        完全是迅雷不及掩耳的势头,以有心算无心,并且被断绝了电报线的情况下,任何一处地方都压根没得到大军压境的消息,只有在江边,在海边看到,然而,这些地方的人们也在第一时间被国防军士兵控制起来了,根本来不及消息外传。

        这就是国防军此次作战的战术理论--闪电战。以快速推进方式进攻敌人,以高效快速的进攻直接打击敌人的薄弱点,同时辅以精锐情报系统切断地方的联系。双方已经不是一个等级的较量了。

        此时的满清军队建设依旧是在太平天国时期的路子上,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就连最新式的北洋六镇也不过是勉强练了几万人而已。如何比得上战术理论已经进步到二战初期的闪电战思维上去?

        没有要求投降,没有逼迫投降,同样也没有接受投降,此次统一战争,王绍枫已经下达了命令,战地不受降。主要是考虑到兵力有限,如果再分处大量的兵力进行看管俘虏的话,会极大的降低进攻能力,同时也会对自身造成隐患。

        军政府不可能拿自家的士兵生命安全乃至整个战争计划的成败去赌那些俘虏就一定听话之类的事情,那是对自家士兵的犯罪。

        凡是抵抗者,一律处决。

        在战争时期,没有人权,也不可能会出现所谓的人权说法。同时,王绍枫也相信,只要自家军队不出现欺男霸女烧杀抢掠的行为,有几个国人百姓会突然攻击反抗全副武装的国防军?没人是傻子。

        “来两发,靠近屋子打,别打的太准了。把那些绿营兵赶出来就行了。”

        “是。两发连射,打在窗户附近。”

        一名迫击炮手听到自家排长命令后,马上从身旁的炮弹箱里拿出一发60mm迫击炮炮弹,等观察手的调整好迫击炮的射角和方向后,即松手任炮弹滑落进去。

        “咚”“咚”两声拔出瓶塞的响声发出,接着就看到两枚炮弹一前一后的落在了一处房屋的床前。

        “轰”“轰”

        两声剧烈的爆炸响声传出,瞬间,整个兵营一阵子鸡飞狗跳的。

        “哪儿打炮?哪儿打炮?***,有人打炮了。”

        “是哪个***青天白日的打炮?”

        “哪个兔崽子把炮弹都打到院子里来了?”

        “有人打上门了?”

        “兄弟们,抄家伙啊,哪个不开眼的打上门来了,敢欺负咱们绿营,抄家伙并肩子上啊。”

        看着远处忙乱无比的场面,爬到一农家屋顶的7营长有点无言,如此荒唐的纪律,简直是给国人丢脸。哪怕就是土匪也比这帮子绿营兵表现的专业点。

        看看,居然还有人拿出了大刀长矛,还有人拿着弓箭,甚至还有人拿着个破锣在那里敲着喊着,只有少数的绿营兵手中拿着火枪,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那些火枪以老式的火药枪居多,新式快抢几乎看不到几杆,更不要说和自家军队手中的毛瑟98步枪相比了。

        “上吧,直接冲过去,看看都是些什么货色,这帮子窝囊废,没什么威胁,赶紧解决掉,我们继续朝下一个地方前进。”7营长挥挥手,似乎在驱赶苍蝇一般。

        “是。”

        7营的士兵得到命令后立刻从之前躲藏的掩体中出来,排成一条线向军营方向压去,同时手中的毛瑟98不断的朝着可疑的位置射击。

        毛瑟98的威力着实够劲,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再加上士兵们常年的射击训练,几乎可以说的上个个都是神枪手了。

        绿营外围的栅栏被强劲的子弹打的不断的腾出一阵阵烟雾灰尘,并且还有不断的惨叫声发出,这是靠近栅栏的绿营兵们被国防军士兵看到后的下场。

        几乎每一个绿营兵出现在国防军士兵眼中,都会同时受到3-4名神枪手的攻击,超量饱和精准打击让绿营兵的数量直线下降,不到10分钟,这绿营数百绿营兵就被消灭的干干净净。

        一幕幕相同的场景出现在上海城各处,硝烟弥漫中,大军如同水银泻地般进入每一个角落。

        地面上的军队在忙碌着,天空中的大军也没闲着。

        上海第一次沐浴在血底金龙旗的光辉之下。庞大的飞艇分队直接在上海上空来回巡游者,同时空中不同的传来各种声音:“这里是华夏共和国空军部队,我们华夏共和国从这里打响我们华夏民族统一战争的第一枪。上海,也即将成为华夏共和国自统一战争发起后收服的第一个大型城市。”

        “警告,所有敢于在统一战争中,对华夏共和国国防军发起攻击的人,将会被直接宣判死刑,无论国籍,无论民族,无论性别,无论老幼。”

        “警告,所有敢于在统一战争中,对华夏共和国国防军发起攻击的人,将会被直接宣判死刑,我们将不会接受投降,不会接受俘虏,不会接受任何理由,所有人必须服从华夏共和国国防军士兵的命令,否则会依法执行战场命令。”

        “警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人民,都必须接受华夏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所有敢于反抗华夏共和国法律的人,将会被依法进行严惩。”

        。。。。。。

        一遍遍的警告声从天空中传来,一道道的命令也从地面上的共和国官兵口中发出。在这一刻,身穿青白绿三色迷彩服的国防军官兵如同一朵朵花一样,开放在这座充满着贫穷与富裕,先进与落后,秩序与混乱,野蛮与文明,东方与西方交汇的城市里。

        国防军士兵的作战效率非常惊人,6万大军在天黑之前就已经完全的控制住了从吴淞码头到徐家汇这一片区域,几乎可以说,除了少数几个地方因为距离过长,一时无法覆盖到之外,整个上海已经完全处于国防军控制之下。

        从11点登陆开始,到7点天黑,8个小时的时间,6万大军利用自行车的便捷,给全世界军事界上了生动的一课。而这次统一战争更是成为了几年后各**校的经典作战教材。

        从百万大军组织动员,到后勤准备,到跨海远征,到地方通讯全面中断,一夜之间回到百年前的状态,再到直接强行登陆,利用时间差,打的对方完全处于无法反击状态,到6万大军就这样直接的从船上以营连甚至以排为单位散入城区进行独立作战,但又利用完善的计划,直接在城区建立起上千个点,以点连线,再以线成网,牢牢的把上海笼罩在这张庞大的网中。

        并且同时利用自行车这件平常工具给军队提供了良好的速度和机动,使得每一步都远远的把反抗势力落在身后。

        几乎在所有人的嗔目结舌中,国防军士兵就完成了这一切,似乎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动作,以及伤亡,可是这更加说明了这种特异到极点的战术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实现了战前的每一步设想。

        这次上海作战也是开创了现代城市作战的新思路,当然,在实际战争中,并没有几个人敢于以如此大胆兼狂妄的方式去进攻一座城市。

        后世有人研究此次上海作战中提到了几个关键点:“上海之战中有几处特定状况是不可复制性的,比如说当时无线电在亚洲还未普及,甚至可以说整个亚洲也没有一台真正实用化的无线电报机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有线电报线,电话线一旦被切断,就会让上海的信息传递方式直接退回到百年前的水准,只能依靠人力脚步以及少量的马匹来互相传达。”

        “同时,满清政府的极度**无能,导致上海市一旦几个关键点被控制,下面的人机会没有反应过来的机会,这自然是由于满清官员只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推就推而不是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可能。”

        “第三,共和国利用良好的时间差,以及飞艇的威慑,一路要么驱逐他国船只,要么直接扣押他国船只,尽可能的保持船队到来的消息,实际上船队到达长江口的时候,才被上海的人们所发现,而这时距离国防军登陆上海已经不足两个小时了,如此短的时间里,除非是非常精干的官员,否则也会拖延下去。”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1/11160/42238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