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客明 > 第四十二章 辎重营(四十二)

第四十二章 辎重营(四十二)


正白旗的甲喇额真索额图鹰视狼顾地盯着眼前笑容可掬地年轻人,恨不能即刻间便一刀将他的脑袋砍下来作为夜壶。

        在刚刚的一次冲杀之后,索额图几乎是失掉了自己五个牛录中的两个,而蛮族士卒们却是甚至都还没有能够接近自己的目标,这在大金有史以来还是绝无仅有地第一次!

        索额图知道,无论接下来的战斗打的如何,自己只怕都是难逃一死;但如果自己能够顺利地完成此次任务的话,自己的家族和部落还是可以保得住的。

        但如果此次任务在损兵折将之后却是依然失败的话,等待索额图地亲族和部落地唯一结局,便是被其他部落所完全吞并!

        是以,对于此刻已然几乎丧失了所有战斗力地索额图部来说,眼前地这个年轻人所带领地、之前索额图根本就不入眼地上千名马匪,便成为了他们唯一地希望!

        “索额图大人,我不是你的部下,此次行动也只是奉命配合你部的行动,所以你也没有权利来指挥我做什么。”

        对于索额图的威胁,年轻人却是风轻云淡地并不放在心上:“另外,最好让你的人安分一些,做好自己应该做地事情!”

        年轻人“半天云”的态度,无疑是极大地刺激和激怒了索额图和他的部下,随着他的话音,索额图的亲兵们已然是缓缓地四下散了开来。

        “就算你持有的是飞龙密谍地金牌,也不配这么和我说话!”听到“半天云”如此嚣张的话语,索额图心中一喜但却脸色一变,随即便准备要翻脸了!

        眼前地这只马匪武装,已经是索额图起死回生地唯一希望了,如果能够顺利地将眼前地这个辎重营按照计划全部灭口的话,他或许还能有那么一丝半点地生路,否则的话,等待他的必然将是死路一条!

        “索额图大人所言甚是。”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当索额图已然是明显地气急败坏,眼看着便要恼羞成怒地准备“杀鸡儆猴”、直接掌控这一干马匪之际,年轻人却是又笑着说话了。

        不过,索额图这时却已然是下定决心,哪怕这个“半天云”就是如佛祖般当场说的天花乱坠,自己也是绝对要直接夺兵了!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索额图已经没有时间来和他扯皮了!

        “飞龙密谍的金牌令主是不足以与大人比肩,不过本使乃是正黄旗贝子,这个身份是否能够和大人平等对话呢?”

        索额图刚刚才按刀踏足跨前一步,却又骤然间惊闻面前地年轻人说出这等话来,大惊之下竟是不由地连退两步!

        这个言谈举止、服装外貌完全同汉人没有任何区别地、也一直是被所有人认为是汉人地马匪首领“半天云”,竟然却会是正黄旗贝子!

        所谓“贝子”,又称作“固山贝子”,是清朝皇族爵位的一种,但在此时皇太极尚未称帝改国号之前,“贝子”一词,还就是用来泛指皇族的诸王、诸大臣的。

        换句话说,这个“半天云”,竟然是身负蛮族皇族血统的皇家子弟——在这个时期,任何一个有皇族血统的蛮族子弟,还是都可以被称作是“贝子”的。

        索额图脸上一阵红黑交替!

        处于天人交战地索额图,眼中不时地有凶光冒出:作为一名正白旗的甲喇额真,索额图心中对于如今地这个所谓“正黄旗”,心中不但是绝无好感,甚至可以说是满怀恶意的,也正是因为这“正黄旗”三个字,索额图此刻才敢动这个让他自己也为之疯狂的念头。

        杀人,夺兵!

        事实上,此时地蛮族正黄旗和正白旗,名字和地位正好是被互换过的,正因为如此,本有旧怨地索额图此时才会在第一时间便有此疯狂地打算。

        至于说是什么“贝子”——具有蛮族皇族血统的子弟几乎满街都是,一个自己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皇族子弟,还唬不住原本是实权在握的索额图。

        事到如今,已然是在垂死挣扎地甲喇额真大人,更是不会把一个无名无职地“贝子”放在眼里!

        蛮族地八旗,由高到低的排列下来,分为正黄,镶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八个部分,是由**哈赤分别于大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和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的。

        组成满洲八旗的蛮族人共有三百零八个牛录,其中纯粹地满洲牛录仅贰佰一十个,其余都是已经蛮族化的蒙古人牛录,此外还有纯粹地蒙古人牛录七十六个,汉军牛录十六个,共计四百个牛录,这已经是涵盖了当时大金管辖下的所有人口。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

        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

        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都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

        此刻地正黄旗属于皇太极亲自统帅,是八旗中地位最高的一旗,但这个正黄旗地前身,却是皇太极原来所属地正白旗,而原本由多尔衮统领的正黄旗,则被改做为正白旗。

        在早年间,**哈赤于晚年将自己亲自统帅地正黄旗与镶黄旗的大部分,分授给自己的大福晋、也就是原配乌拉那拉?阿巴亥的三个幼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十五个牛录,其余则仍由自己统帅作为亲军。

        **哈赤当时还指定了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是正黄旗旗主,而将来自己死后,自己统帅的亲军则全都给多铎,但将另赐一旗给多尔衮。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哈赤明确立多尔衮作继承人的公开宣示,因为这种分配方案使得同母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所统帅的军事力量占有很大的优势,没有一个其他兄弟可以和他们相比。

        但这种溺爱可不好玩,它也使其他十三个兄弟团结起来反对三兄弟,而多尔衮和多铎当时一个九岁,一个八岁,哪里是这些骁勇善战,凶狠残暴的哥哥和侄子的对手。

        **哈赤去世时,他已经将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准备以此旗给多尔衮,但**哈赤刚死,儿子们就开始了争夺皇位。

        由于上述的原因,同母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失败,母亲被杀,多尔衮没有得到皇位,但保住了自己的十五个牛录,并依附在兄长阿济格的旗下。

        最终一团混战地结果,在**哈赤地十六个儿子中,反而是实力倒数第二的正白旗旗主皇太极当上了皇帝,而且皇太极趁机占有了镶白旗,以自己的儿子豪格作了旗主。

        为了当皇帝名正言顺,皇太极将正白旗和镶白旗改名为正黄旗和镶黄旗,但说他改领正黄和镶黄旗是不正确的,原来的正黄和镶黄旗各有上司,他无法夺过来,别的旗主也不会同意。

        不但不能夺,皇太极还当众发誓不能随便没收其它旗主的部下牛录,即使旗主有罪被罚交出部下牛录,交出的牛录也只能在本旗内分配给其他领旗贝勒。

        此时三兄弟所统领的正白和镶白旗——亦即原来的正黄和镶黄旗实力强大,尤其多铎继承了**哈赤的亲军之后,成为了实力最大的正白旗主,但他还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

        由于这时的正黄和镶黄旗仍是实力最小的两旗,所以皇太极还不能南面称尊,为所欲为。为了壮大实力,压住强横的兄弟们,雄才大略的皇太极不但没有杀掉三兄弟,反而对他们极力施行拉拢之能事。

        以后皇太极采用计策先后杀掉了镶蓝旗主阿敏和正蓝旗主是莽古尔泰,吞并了正蓝旗,将正蓝旗和自己的正黄旗混编后再一分为二,组成新的正黄和镶黄旗,由自己亲自统帅。

        之后,皇太极还从中还分出一部分牛录实力给自己的儿子豪格以壮大其实力,豪格的镶黄旗也被改名为正蓝旗,但改动的结果,还是新的镶黄旗实力最小。

        为了巩固地位,皇太极对正白和镶白旗采用分化的办法,先是废掉年长战功高的阿济格的旗主地位,用十四岁的多尔衮作镶白旗主,但当多尔衮和多铎长大成人后,又找岔子将正白和镶白旗混编,以多尔衮作正白旗主,多铎作镶白旗主。

        不过,由于历史的渊源,正白和镶白旗这时还是比较团结的,而且实力是八旗的第二和第一位——多铎统辖的牛录太多,他到那一旗,该旗就是八旗的最大一旗。

        事实上,这场“宫廷斗”在皇太极地一生中都没有什么结果,到后来皇太极死时,正是他的家天下计划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那时他和他的儿子豪格一共有一百一十七个牛录,是八旗的第一大势力。

        但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也有九十八个牛录,是八旗的第二大势力;老代善由于儿子岳托已死,所以名下辖有正红、镶红两旗,他和济尔哈朗共有九十六个牛录,算是八旗的中间势力,而围绕帝位的斗争则仍在延续。

        有了这一系列地恩怨情仇,八旗地兵将之间一向也并不和谐,可以说是互不买账的,这时索额图地亲兵们,就已经是非常默契地在有意无意的向“半天云”围拢过来了。

        “半天云”冷笑一声,蓦然间却是发出了一声震天地长啸!

        ps:感谢起点美工组制作的封面!

        又,有误入的筒子们,收藏一下吧……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2/12134/38541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