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客明 > 第七十四章 猜疑

第七十四章 猜疑


张知秋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景象,简直有些不能相信自己地眼睛!

        之前,在极其耐心地等候情绪激动地张朝晋慢慢地平静下来之时,张知秋已然是借机不慌不忙地做好了所有应对紧急事态地全部准备。www..

        对于整个事态未来可能发生的走向,张知秋此时也已做出了一些评估与推演,对于张建东将自己直接出卖给其他势力的可能,张知秋在几经考虑之后认为可能性不大。

        这次地战斗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结果,说白了主要便是张知秋所拿出地那些非常规地特殊战法,尤其是洛阳铲的应用,那绝对可以终结冷兵器时代骑兵独大地一种“神器”;便是不怎么显眼地山寨版“投枪”,往大了说那也是足以挽救大明帝国覆灭命运的“救星”!

        与总人数只有十几万的蛮族相比,大明拥有上亿的人口,虽然覆亡的因素很多,但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点,便是在战场上力不如人。

        与现代几个月便可以将一个平民培训为一个合格地士兵不同,冷兵器时代的战士需要长年累月地锻炼与磨练,即便是培养一个普通地弓箭手,没有两三年的时间也是根本休想,至于一个能够与蛮族白甲兵力拼的士卒,没有至少十年以上的打熬筋骨根本是想都不用去想!

        但是投枪却又不同,这个东西虽然说易学难精,但大明可以几近于无限地人力来以量取胜,任何一个没有摸过长枪地农夫,只要有把子力气,一炷香的功夫便可以似模似样地将改造过的投枪扔出数十步外!

        最为重要的是,投枪这个东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没有什么太过高深地技能限制,只要体力所及,一个壮年农民连投几十根也完全不在话下,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左右开弓地轮流上手,至于说这些投枪——大明虽穷,但这种东西难道还能缺的了吗?

        从功利地角度而言,张建东最为合理的做法,是不惜一切手段地来拉拢张知秋,在压榨他地才能的同时成就自己地名将光辉;但要把张知秋交给别人的话,那他张建东最大地可能,便是在日后也沦为一颗全新地权贵弃子!

        而最坏的可能,便是张建东受不住多方地压力、亦或是他自己地贪念作祟,将自己这个在此战中最为关键地外人做掉,将所有地光辉全部都揽在他自己地名下,至于以后如何与他人分功什么的,却就是另外地一回事了。

        将绣春刀如江湖大侠般地插在了背后,这样既不会影响打斗时的身法、也方便于必要时撒腿逃命;小白也被从马料兜内掏了出来扔到地上,它脖子上缠了几天的缰绳也终于被解了下来,这样别人在算计战马的时候,就不用将可能坏事的它给顺手牵羊地干掉。

        至于斩马刀,张知秋心中早已经是打定了主意,只要离开战马,就一定要将它拎在手上!

        当然,这些到是都在其次,张知秋真正所打的主意是,如果真的是发现事情有什么不对的话,首先要拿下的,便是忻州营地这个太子爷张朝晋,届时他可能便是自己唯一赖以保命逃生地依托了!

        心中充满了无由地愤懑与无奈、被自己地臆想带入了满腔悲情中的张知秋,在将自己地生理、心理等等地一切俱都调适到最佳状态之后,却是惑然而意外地发现,张朝晋并没有要将自己带入扬威堡内的意思:就连他的那匹战马,都是被直接系在堡们外地上马桩上的!

        这又是神马情况?!

        张知秋的脑袋再次地开始发痛了:这种不在掌控之中地脱线情况,真的是让人最是深恶痛绝的啊……

        根据从现代小说和影视剧中所得来的经验,凡是这种你的敌人或是对手不愿意让你去做的事情,那是一定要排除万难地去做的!

        否则,这……戏就没法往下演了……

        是以,张知秋便再次地开始紧急推演张朝晋此举地真实意图所在!

        事实上,张知秋确实是想到过张朝晋在做戏:比如是以这种欲擒故纵地手法将自己的好奇心拉动起来,主动的提出要去**;最不济也是可以成功地将自己忽悠到堡内弓箭手居高临下地必杀可控范围之内。

        或者,还有其他一些自己目前还没想到地更多可能……

        在此期间,张知秋也还确实是远远地看到了一个从堡内独自跑出来地、半大不小地孩子——开始他以为这是一个天生矮小地士卒,但后来在仔细地观察之后得以确认:这的的确确、千真万确就是一个孩子!

        这种分辨其实不需要张知秋有什么特别地技巧,他只要眼睛没有近视即可:这个小家伙满脸地光洁、没有一根地胡子!

        要知道,即便就是张知秋自己,虽然也还没有长出真正意义上的胡子,但上唇地绒毛却也还是清晰可见的。

        在大明,没有胡子的人只有三种,一种是天生没有胡子地女人,第二种后天长不出胡子地太监,第三种便是这些还没有来得及长出胡子地小屁孩了。

        在大明,军队中完全没有女兵可以排除;而太监虽然在军中、尤其是在边军中确实是有,但身为一军太上皇的他们,也绝对不可能会出现在扬威堡这种鸟不拉屎地小地方。

        至于小孩,张知秋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地历史知识,感觉还真是有可能会出现在这里。

        驻守这些土堡的,不问可知一定是大同卫所地军户——募兵是绝对不会让自己自陷于此种完全就是必死之地的所在的,只要那些蒙古人、蛮族人、甚至是草原马匪愿意付出足够地代价,那么这些土堡是必然会被攻破的,而且这个代价并不需要很大!

        对于军户来说,他们是世袭的军人,因此在家中没有其他成年男丁的情况下,这种半大不小的少年是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光荣地大明官军的。

        事实上,象这种在现代还被认为是孩子地十二、三岁地小屁孩,在古代便已经算是可以娶妻生子、自立门户的成年人了,这也就是张知秋自己初来乍到地没有见识,否则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地奇怪了。

        不过,虽然这个年轻地小屁孩竟然是一身平民服饰地站在那里冲自己呲牙咧嘴地傻笑卖萌,似乎是以此来暗示堡内地平安大吉,但张知秋还是一脸冷淡地绝不向前踏进一步!

        不过,有些出乎张知秋预料之外的是,张朝晋并没有就是否进入扬威堡有任何地纠缠之意——事实上,张朝晋根本就没有一字提出要让张知秋进入堡内之意,在径自地去堡门口牵了自己地战马之后,立即便带着张知秋赶往大同了!

        虽然确实是不大认路,但张知秋对于这条被人踩马踏出来地天然道路还是有些印象的,事实上这也是扬威堡周边唯一能够形成“道路”地这么一块“风水宝地”,在它的尽头,是另外一个通往大同途中地戍堡。

        一路行来,尽管狂风扑面、冷气灌喉,但张朝晋却一直都是在兴奋不已地不断喋喋不休中,甫一见面时的那种沉稳和狠戾,俨然不过只是一种虚幻地错觉。

        他的这种做法,难道是在阻止我有时间去思考一些问题吗?比如说,某些比较奇怪地现象?

        对于张朝晋地热情,张知秋始终都是在微笑着保持沉默,右手始终都紧靠着战马右侧悬挂地斩马刀,脑中却是不由自主地一直在胡思乱想着。

        阴谋论地阴霾,从张知秋甫一见到张朝晋地那一刻起,便已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中,彻底地掌控了他的思维!

        “我们回去,我想进这个扬威堡去看看!”几乎没有丝毫地前奏与迹象,张知秋突然间便在张朝晋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中停了下来,因为没有想到什么可以自圆其说地理由,张知秋便干脆地只提要求而不讲缘由。

        “那个破堡有什么可看的?”张朝晋果然极感意外:“说老实话,如果不是为了要等你,打死我都不会在那鬼地方多呆一刻!”

        “如你所言,堡内戍卒一直都是在这里驻守的,或许可以打听到一些有关于半天云的消息——以前地也是可以的。”被张朝晋的话所提醒,张知秋到是给自己的行为找出来一个合理地理由。

        此次有关于半天云的情况张朝晋等人已经向扬威堡戍卒打探过了,但却并没有任何地发现——他们甚至没有察觉到当日在夜间悄然从附近溜走的那队疑似半天云残匪的马队!

        当然,对于那些有意在夜间“偷渡”地人来说,这些戍堡是根本就不可能发现的,仅仅是这个时代那近乎于无解地“夜盲症”,便已注定让夜战成为了一种不可能地传说。

        事实上,纵览史书,但凡那些有记载的夜战,军队所做的第一件事情,首先便一定是要火烧敌方地军营,这固然是为了杀敌,但更主要的,却还是要给自己的军队提供照明,否则那就全都是些睁眼瞎!

        最后,执意坚决地返回到扬威堡地张知秋,在甫一进堡之后,便被自己眼见地景象所惊呆了!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2/12134/38555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