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客明 > 第一百零九章 经验害人

第一百零九章 经验害人


第一百零九章经验害人

        张知秋终于有些忍无可忍了。

        肚子如今是不饿了,但塞满了肉食地肠胃,此刻却是犹如火烧火燎一般。www..

        因为在现代所感受过地荼毒太深,张知秋如今可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根据现代的经验,这服务业的规模和价格,与其所提供产品的质量,多少还是有着那么一些关联的。

        本着这个原则,张知秋在手中有钱之后,虽然也是在一路地“扫街”,但他所去的店铺,却都是那种看起来比较气派地门面店,至于那些简陋的小店甚至是路边摊,那是多一眼都不去看的。

        在这个时候,张知秋根本也不去想想,他在前段时间的辎重营里,每日里所吃的饭,也还都是在马粪堆里用马粪当燃料做出来的。

        现代有“煤海”之称的山西虽然在明朝时便不缺煤,但是辎重营当日却是缺少运输的工具,就连运粮都非常紧张的,无奈之下,火头军们也只好是向蒙古人学习,就地收集马粪来烧。

        不过,由于是在赶路途中,这些收集来的马粪却是新鲜湿润,根本不可能等到干透,虽然在与少量地煤炭或木材搭配之后也还可以燃烧,但那个味道就实在是不用提了。

        至于说卫生——事实上不仅仅是辎重营的这些民工和忻州营的那只杂牌部队,就是其他的大明正规军里,也绝对是没有什么专门地卫生条例的。

        好在如今虽然只是秋末,但小冰河期所带来的严寒,已经使辎重营对于卫生状况的需求和要求都降到了极低,张知秋又素来是一个好吃懒做、不那么揽事之人,是以也就从来没有多事地想要去改变什么。

        事实上,虽然张知秋并不认为自己好吃懒做,但这却并不妨碍他将这四个字作为自己人生地追求目标。

        能够达到“好吃懒做”境界的,那可都是有钱还有闲地有福之人啊……

        所谓远水不解近渴,张知秋的这个院子里虽然备有厨房,但之前却是连铁锅也没有一口,还是张知秋自己花钱买回来一个;而水缸虽然到是有,里边却是滴水也全无的。

        说起来,老孙头家里虽然也还算得上是小康之家,但老头儿却只能算是草根出身地技术人员,从来都需要身体力行地以身作则的,是以也没有那么多的财主作风。

        因为人丁不旺,老孙头家里一直也就只有孙二娘夫妻两个仆人,好些家务,也还是要由老孙头的家眷们来承担的。

        一直以来,老孙头家里却是都没有自备水井,孙二娘的老公孙二,每日里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家里从一公里外的水井中运水。

        其实在距离孙家一里之内也还是另有一口水井的,但这是一口苦水井,应当是由于所含矿物质和盐分太多的缘故,是以孙家不惜要多走一倍的路去到另一口水井。

        老孙头体恤下人,为此还特意制作了一辆水车,之前老孙头的儿子们和妻子都还活着的时候,即便是冬季,家里每日至少也要用两车水,但如今在蔡二娘的指示下,却是每日只运一车了。

        如此一来,日常用水虽然也还勉强够用,但蔡二娘却是借口不足,根本就对张知秋不理不睬,在他所住的这个院子里,就连一滴水也是欠奉!

        说到底,蔡二娘还是想要把张知秋这个来历不明的家伙给从家里逼走……

        因为吃多了东西而被干渴的火烧火燎地张知秋,直到后来才意识到,自己此番之所以落到如此悲催的境地,完全就是自己那个按照现代经验所作出地“买贵不买贱”的决定给带累的。

        古代一直都是在实行着食盐专卖,即便是在这盛产解盐的山西,食盐的价格也一样是居高不下,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开支。

        如此一来,在那些较为高档地酒楼客栈中,所做的饭菜便口味较重,说白了就是盐放的比较多,而这也是这个时代高档饭菜地标志之一。

        相反到是那些小店,为了要节省成本,这饭菜地味道却是偏向于清淡的,而且在这个时代的饮食业,也绝对没有现代的那么多猫腻,这却是张知秋自己枉做小人了。

        再加上张知秋这段时间肚子里面有什么油水,一时间贪图口腹之欲,这时便深受其害了。

        当然,在张知秋后来有条件对食盐进行化学提纯的时候,发现自己之前的猜想果然是对的:这个时代地食盐之中,硝化物严重超标!

        而这也正是今日张知秋为什么会感到腹内“火烧火燎”地原因所在——纯正的食盐即便吃多了也只会是感到口干,至于此刻张知秋腹内地感受,正是由于那些掺杂在食盐中的硝化物所造成的。

        难不成还需要自己挖个水井不成——在摸到厨房却再次吃了一个闭门羹之后,张知秋舔着已然有些干裂地嘴唇,怒了!

        知道了自己拥有一座可以用来卖钱地石山,而且也已经想好了用提炼精盐来挖这“第一桶金”的张知秋,不知不觉间却已经是有那么几分财大气粗的意思了。

        不过,这远水实在是解不了近渴,被喉间和肚子里火烧火燎地感觉逼的浑身冒火地张知秋,一急之下还真是想出了应急之策,却是提着一把蛮族小刀便直奔馒头山空间而去了!

        作为一个游牧部落,几乎每个蛮族人地身上都有一把用来解肉地尖刀,当然对于那些很穷的牧民来说,没有铁刀,骨刀甚至石刀也是可以的。

        不过,张知秋手中地这把匕首,却是应该来自于蛮族地贵族,不但锋利异常,而且在其黄金所制地刀柄上,还大大小小地镶了有五颗宝石。

        这柄小刀,还是在昔日辎重营时,于战后由忻州营虞候张继宗亲手送给他的;而张知秋在看到那黄金地手柄和宝石后,当即是连一句客套话都没有便接手了。

        在张知秋想来,这个时代,虽然黄金的成色可能是有些低,但是这些宝石却都是天然的,不虞会弄到人造的假货,估计多少也还是能够换些银子的。

        因为担心这东西来头太大而欠下人情,张知秋极其小人之心地什么都没有问,而张继宗竟然也非常善解人意地什么都没有说。

        在这些天的最为困窘之时张知秋也曾动过这把小刀的心思,但终究还是因为有些缺乏安全感而没有出手。

        虽然真的是看不上这把小刀的材质,但在这个时代而言,这已经确实是一把非常不错地百炼钢制品了。

        在馒头山上一通狂奔之后,张知秋终于赶在感到自己即将被渴死之前,来到了那个白萝卜地面前!

        在略一喘息之后,张知秋悍不畏死地在那个已然愈发硕大地白萝卜上猛砍一刀,然后迫不及待、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尽管也有些心存疑虑,但是张知秋却直觉地感到这个白萝卜不会有毒,而最终张知秋也是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

        没有什么道理,纯粹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甜——这是张知秋地第一感觉。

        水——这是张知秋地第一印象。

        这还是白萝卜吗?

        这是张知秋在吃完足有多半斤萝卜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升起的疑问。

        “即便是基因变异品种,吃了也不会马上就有事吧……”张知秋一边把手中的萝卜咬的汁水四溅,一边却是在心中淡淡地独自惆怅……

        虽然自身的学识极其地普通,但变异物种吃到肚子里可能有害的结果,张知秋多少也还是知道一些的。

        不过,印象中虽然在现代的欧美国家是不怎么食用转基因食物的,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对此却是毫无顾忌的。

        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顾忌的资格——如果不食用高产地转基因粮食的话,中国的耕地是根本无法养活自己地子民的。

        地球上约一亿四千八百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中大约有三千一百万是可耕地,但在现代可耕地面积正以每年十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流失,其中中国每年耕地减少达到千分之四,而人口增速则至少是千分之八。

        现代中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人均耕地面积却排在一百二十六位以后,平均拥有耕地只有一点四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而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印度,其人均耕地是中国的二十倍。

        要知道,在全世界一百九十六个国家中(不含地区),人口在百万以下的便有数十个之多,最小的国家国民更是只有一千多人,比如未加入联合国、但与中国互相承认的国家纽埃和库克群岛共和国,那里曾经在四年多时间里只有一名婴儿降生。

        换句话说,中国虽然地大,但人均可耕地却基本差不多是全世界最少的,是以吃这种西方人所不愿吃的转基因食物,也根本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脑海中有着这样地记忆,张知秋也才会头脑发热、不管不顾地去尝试那个看起来极其诡异地白萝卜的。

        反正无论如何,类似这种变异品种地危险食物在现代也早已经是被吃了多年了,也不在乎眼下在多这一口!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2/12134/39806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