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客明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环

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环


第一百一十五章小环

        因为对于辎重营的役夫们集体“失踪”的状况百思不得其解,张知秋最终决定还是便由正面突破,直接就是从找人开始入手,而那个身家清白、但胆大妄为地张铁匠,无疑便是一个最佳地人选。

        况且,就算是要挖井打制新的洛阳铲,也还是要麻烦老头儿的,这也算是殊途同归了。.

        至于那个曾经立了殊功地“大明第一洛阳铲”,却是早已在战前便被张知秋悄无声息地在一个天然地沟里“埋尸灭迹”了。

        尽管没有对其战力作出认真地评估,但是对于“洛阳铲”这种有可能会改变这冷兵器时代战争格局的东西,张知秋还是充满了惕惧的。

        事实上,张知秋曾经在躺在床上的时候yy过,只要有一千把洛阳铲,就足以将蛮族地数万骑兵报废了;如果有几万人装备这玩意儿的话,蛮族灭族似乎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当然,这只是张知秋自己一厢情愿地胡思乱想,具体使用时效果如何,尚且还是一个未知数。

        而最要命的问题是,游移不定的张知秋如今根本就不敢拿出来使!

        想到这里张知秋也有些不好意思:战事已然结束有些时日了,就是回到忻州城里也已经过了好些天,但自己却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拜访这老头儿一番的。

        说起来,老张头与自己也算得上是患难与共过的人了,在辎重营时帮了自己许多的大忙,说一句极端的话,如果没有老张头地无私帮助的话,自己虽然无妨,但辎重营的这些人们能否活的下来都还在两说。

        张知秋无声地自责着,同时也意识到,正是由于自己的那种“过客”心理,才导致了自己目前这种“游戏”地心态,并且因此而忽略了许多不应该忽略的东西。

        比如说,友情。

        无私地、没有任何杂质地友情——尽管这种东西似乎从来都只出现过在书本之中,但张知秋还是宁愿选择相信。

        默默地长叹一声,张知秋缓缓地站直了身体。

        虽然确实自认为自己是一个这个地方、乃至于这个时代地一个“过客”,但有些原则,却是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抛弃掉的。

        比如说,做人的某些原则。

        人在一生中会有许多地改变——多到你自己都无法计数。

        但是,有些原则、有些底线是不会变的,它们也成为了诸如所谓“人与非人”、“好人与坏人”等等之类地分割线。

        “你知道老张头家怎么走嘛?”下定决心地张知秋笑眯眯地看着青葱粉嫩地小萝莉眼珠子乱转,果然却是颇有一些成长为咸湿大叔地潜质的。

        “当然知道的啊!”正在津津有味地探究着黄土地上张知秋所画出地复杂模拟示意图以及计算公式的小环,抬起头来充满崇拜地用小萝莉那特有的四十五度清纯无辜眼神,完败了猥琐的张知秋。

        “你真厉害啊,知秋哥哥!”小萝莉脆生生地说道,一双美丽的大眼中毫不遮掩自己全身心地崇拜之意!

        ………………………………偶是好人偶是好人偶是好人………………………………………

        张知秋头痛地以手抚额,心中却是充满了无由地挫败感。

        不知是张知秋的理解能力出了问题还是怎样,小环自觉已然说的清晰无比的路线图,在张知秋的脑海中偏偏就是死活不能成形,并且还将他这几日所刚刚有些印象地忻州街道,也搅闹地一塌糊涂。

        “还是我带你去好了,我也好久没有去找小花姐姐了呢!”

        几经努力之后,小环终于无奈地放弃了自己改造一个傻子的妄想,心中却是不无心疼地想到:“知秋哥哥地傻病又犯了呢,真的是好可怜的哦……”

        接下来,张知秋一脸黑线地接受了小环所安排地“出走”部署,在小萝莉蹦蹦跳跳地离开五分钟之后,这才装模作样地特意去前院孙二娘的面前去打了个转儿后,最终偷偷摸摸地从孙家后门离开了。

        其实按照小环童鞋的战略部署,张知秋是应该直入内院、见到蔡二娘之后才算是大功告成的,但张知秋又怎么敢去做这种极具挑战的事情,还是理直气壮地实施了自己所自行修正后地、阳奉阴违的行动纲要。

        不过,说起来张知秋干这种欺上瞒下地事情,也已经驾轻就熟地足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但想不到的是,如今这一手不仅仅只是被用来对付万恶地家长和阴险地老师,却是连可耐滴小萝莉也不放过了……

        既然是要上别人家的门,总不好空手而去,况且还是第一次拜访。

        有了这个定见,张知秋毫不吝啬地开始了自己的散财之举,对于张知秋的这个决定,小环童鞋举双手双脚地赞成,并且毫不见外地与张知秋一起共襄盛举,欢喜无限地将日后必然将因此而临幸自己的惩罚,选择性地暂且忘了个一干二净。

        事实证明,女人对于逛街以及购物的本能,一定是经历了千年传承的。

        张知秋在大包小包、七弯八绕地站立到一个隐藏在小胡同内的小铁匠铺门前时才猛然间意识到,自己竟然是于不知不觉间被小环这个小萝莉给玩弄于股掌之上了!

        事实上,在进到这个小胡同后张知秋便已反应过来,这隔地方其实自己至少是曾经路过一次的,而距离自己和小环上次来过这里,又至少已经是一个时辰前的事情了……

        张知秋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在这个小胡同对面便是南城这一片最大的一间南货铺,当时他可是一次性便在这里增加了四、五个大小篮子地负重的。

        在这个时代,纸张是读书人的专利品,也是价值不菲地奢侈品,是不可能用来作为货物地外包装的。

        而且大多地货物,也根本便没有什么包装之说,除却可以用或粗、或细地草绳或拴、或裹的之外,通常就只有是用各式各样大大小小地柳条筐、或是细竹编制地竹篮来装盛了。

        一般而言,这些东西都是由买主自备的,但店家通常也会借给相熟地顾客以济急,毕竟商店讲求的就是一个回头客,而且这个时代一般人的信誉和诚信度,也还远没有达到现代社会那么沦丧的地步。

        当然,职业政客和流氓除外,这两种人的职业操守是从古到今以来变化最小的,几可忽略不计。

        张知秋虽然不认得这些个店家,但他也一样地享受到了这种极具人情味儿地国民待遇。

        事实上,张知秋那独特的发型和惹眼地体格,无疑已然使他地知名度在忻州城内达到了一个他根本无法想象地高度。

        是以,一路下来,张知秋不仅仅是拿到了大筐、小蓝,而且还在后边地几家店铺中以小换大,以方便他能够购买和搬运更多的东西。

        至于那些被换下来的筐或者篮,店家也承诺代他返还——一般来说,这些柳条筐或者是细竹篮,上边都是有店家地独门标记的,绝对不会弄混和弄错。

        当然,张知秋自己却是将这一切的功劳全部归功于在一边“以身试货”地小环是身上了,全然没有一丝身为“州城级名人”的自觉与觉悟。

        至于小环,自然是自认有责任、有义务来给知秋哥哥和小花姐姐尽心尽力的,而她极具效率地工作方式,便是用自己的嘴巴淘汰掉那些沽名钓誉和名不副实地难吃小吃。

        有些木然地站在小铁铺的门口,听着里边所传出来地叮叮当当地打铁声,张知秋吃力地从肩上卸下来沉重地背筐,欲哭无泪。

        哥今天算是彻底栽了——张知秋心中了然升起一种明悟,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再小的女人,她也是女人啊……

        天赋,是不须去问年龄的。

        ps:偶坚定地冒泡了啊……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2/12134/40254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