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三国之征伐天下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辽东危局

第二百九十三章 辽东危局


刚刚经过大战的乌桓和列柳城的狼烟随着一股风飘向了辽东。

        辽东将军府公孙康的偏殿中。

        信使汇报着乌桓的战况。

        汇报完之后,坐在椅子上面的公孙康竟然半天没有说出话了。

        还再下跪的士兵汇报完之后,公孙将军今天竟然等了一炷香的时间还没有叫自己起来,他慢慢的抬起头藐了自己的主帅一眼。

        只是发呆,竟然半句话也没有说。

        短暂之后的恍惚,理智还是惊醒了他本人。

        “下去吧,来人呢,给我请贾范先生来。”

        信使推出之后,在这里公孙康再一次把楚王进军辽东的战报给贾范叙述了一番。

        贾范当然建议道立即召集所有的将军都开始加紧布防。

        就在他们商量的过程中,不好的消息向雪片一样的飞往这做偏殿之中。

        他们已经不用在向众人宣布战报了。

        原本太平无事的辽东城池,竟然一天有几十匹汇报战果的战马云集到这里,全城都陷入了一中恐惧之中,大家都知道战争真的要来了。

        公孙康命令道:“马上擂鼓聚将。”

        亲兵得到信息之后,一阵惊动全城的大钟响彻了整座辽东城。

        所有的将领们,有的在家用饭,来不及吃饭丢下碗筷便奔过去,有的人将领在床上寻欢作乐,来不及温柔,丢下美妙女子便飞身上马……

        所有的将军们在家里,在路上已经知道了大概,已经知道了辽东的生死存亡。

        等到到达大殿之中的他们,免除了一望见面的那样寒暄和问候,而是直接的问道关于前线的传闻。

        一个个将领、文官的脸上都是一脸忧愁。

        “大将军到!”

        随着将军府亲兵的一声唱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开始聚集到了门口,都看到了一个三十岁满身戎装的将军,他就是辽东将军公孙康。

        坐到位子之后的公孙康,知道今天来了之后没有时间跟这些人闲扯淡,今天上午必须定出作战方案。

        贾范先生随着公孙康坐在旁边。

        公孙康率先说道:“各位将军、郡官们,今天召集你们来,相比你们也知道了,楚军已经攻占乌桓,而且我们的正面也有吕布率领的五万大军攻击,乌桓被攻占之后,我们的北方也受到重兵威胁,现在我们是两线作战,你们议一下吧!”

        自古议事都是武将少言,文臣多迂腐。

        这个时候,还是一个迂腐的辽东郡长史率先说道:“大将军,自从我们辽东臣服袁绍以来,多次受到各种剥削,尤其是袁绍命大将军争霸中原官渡一战,将军带出去辽东子弟数十万精锐,归着才一二,一战我辽东主力已经全部战死,可谓一个惨烈啊!此次楚军已经汇聚成了几十万的大军,我想这战我军实在有点难以抵挡,为了辽东百姓,我们不如投降吧!以求永远镇守辽东,世袭罔替,望大将军三四啊!”

        辽东长史的话,虽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但是绝对代表一部分的想法,话音落下之后,有的人就开始头来赞许的的目光和交头接耳的议论之声。

        公孙康慢慢地扫视着这些文臣武将,所有的人都被公孙康的眼神所震慑,他们开始因为惧怕而变得安静,不过投降的气息已经暗暗地开始涌动起来。

        正在这种风气要占据主场的时候,突然一名二十岁的少年将军挺身而出大声说道:“长史大人,此言差矣!”

        众人把目光集中到了这个人的身上,这个人就是公孙康的之子,公孙渊。

        公孙渊慷慨陈词道:“各位将军,你们的腰中的的刀剑都生锈了吗?你们还是不是辽东王的后裔,当年面对高丽数万精兵勇将,汉武大帝的数十万精兵无法攻破,但是我们辽东子弟只是区区万人,便一战功灭了平常,占领半个朝鲜岛,这才几年,你们就是怕城这样。”

        公孙渊越说越激动,越语气加重,这个时候,他大踏几步向前请示道自己要亲自率领一万兵马迎击吕布的大军。

        在公孙渊的请示下,竟然数位将军也开始纷纷的请战,不过文臣还是说了写丧气的话。

        公孙康在自己的座位上面,看着自己刚刚年纪轻轻的侄子,他知道这个辽东将军的宝座本来是这个年轻的侄子的,只不过当时大哥去世的时候,这个侄子只有十岁,难以担任这个四战之地的武将座位,最终打个选择了自己继承这个宝座,自从这个侄子十六岁开始参加战事以来,屡立战功,威震辽东,公孙康也感觉到自己的将军位置受到威胁,如果今天的表现比自己的侄子还差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四方将领不再信任他,而是自己的侄子。

        公孙康终于下定决心,不顾自己和贾范商定好的主意。决心一战。

        他命令公孙康为千军主帅率领十名副将统兵五万前去作战,应对吕布的大军,此外,派出自己的偏将军杨祚北上列柳城,抵挡来自北方的楚军威胁。

        而公孙康自己选择了固守整个辽东城的呆板作战计划。

        大军像一道洪流一样,慢慢的驶出辽东城。

        公孙渊像是一个凯旋的英雄一样享受着辽东城民的欢送,因为所有的辽东人都希望和平,不希望自己的亲人再次战死沙场。

        年迈的母亲手中提着篮子给出征的将士们塞东西,年轻的妇女、妻子则准备好一碗碗出征用的水袋,给这些人戴上,其他的人都是泪水撒别。

        看到这一幕,公孙渊竟然有点志得意满。

        旁边的一个校尉问道:“将军,此次出征,我们面对的是楚军的精锐,吕布更是天下闻名的勇将,你怎么还能笑得出来。”

        公孙渊回头看了看,原来是自己的军司马。

        “哀兵必胜,你没有看到我们的将士现在都把这种悲愤都化作了无形的力量,虽然我不敢保证我们能取得什么大捷,但是拼死一战还是有可能的!”

        公孙渊志得意满的说完之后,一挥马鞭命令道:“传令各军,加速前进,我们必须在二日之内赶到前方边塞,那是我辽东最后一道防线了!”

        “是!”

        军司马应声之后,全军各级传令兵开始传递开各种加速前进的命令,刚刚从悲伤中走出来的将士们,突然加速前进,马军开始奔驰起来,后面的步兵方阵也开始大踏步奔跑起来。

        而真正为这件事情担忧的不是公孙渊,而是贾范。

        贾范在目送完公孙渊之后,便匆匆的乘车奔到了辽东将军府,公孙康的府邸。

        看着巍峨的宫殿,和昔日历任辽东将军的赫赫战功,贾范站在御阶上面不禁感慨万千,他想到了昔日度辽将军公孙度、公孙恭在世的时候,那个时候是何等的壮观,他们一路上北击乌桓,南战朝鲜。东抗公孙瓒……

        “这一切都会随着战火而化作灰烬,可惜啊!可惜啊!”

        旁边的指引着疑惑地问道:“贾先生,不是公孙渊将军已经率领大军前去抵抗了吗?您怎么还这样的感慨呢?”

        贾范本来想解释,但是看到是将军府中的小吏,知道他们只是知道效忠有钱之人,并不在话有钱人是谁,所以他只是摇摇头,然后哈哈大笑之后说道:“我们走吧,我们走吧!”

        正在自己的内室笔迷养神的的公孙康,再次因为贾范的求见而停止了自己的休息。

        公孙康对于这位师傅从来是不敢怠慢的,他慌忙请进来。

        落座之后,侍女把茶水献上之后。

        贾范便急切略带有责备的问道:“主公,我们不是说好要固守,然后在和楚军谈判的,你们怎么忘记我们的方阵了,以打促谈,你怎么能够排除所有精锐决战呢,一旦他们全军覆灭,那到时候我们还哪什么作为筹码呢?”

        其实,作为辽东之主的公孙康当然知道自己的错误,但是他知道自己的错误是在颁布完自己的命令之后,但是自己也不想废除自己的刚刚颁发的命令。

        “寡人一时间被公孙渊说的热血沸腾,便就同意了出兵……”

        贾范也看出了公孙康的懊恼。

        公孙康向贾范问计。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贾范看到公孙康也是一脸的无奈,只能给这位有点冒失的将军说出自己的计划。

        坚守辽东城,不增援公孙渊将军,造成公孙渊全军覆灭,  然后迫使那些还想一战的将军们、文官们彻底的破灭,然后接受投降。

        从这个时候,公孙康和贾范两个真正的确认了投降楚军的这一事实。

        贾范陈述自己的观点之后,公孙康有点疑惑地问道:“那么,这样,国人怎么看我们,那我们的全部精锐可是全部要战死在沙场上面…………”

        贾范看着这位自己昔日的学生,站立起来回复道:“将军,现在已经不是犹豫的时刻,敌方已经开始进攻了,如果我们真的下不定决心,我想我们就落得就是袁谭的下场而不是袁尚的下场。”

        “好吧!”

        贾范告辞之后,整座辽东城开始了一场征兵活动,这一次征兵不是为了增援前线,而是固守辽东,作为最后的防备筹码。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5/15530/72725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