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浮世经 > 196 当然

196 当然


徐夫人并未将老爷子对自身的血脉怀疑,告知三个儿女。

        难以启齿是一方面。说到底,她也并不知晓当年关于她那位公主母亲等上一辈人的恩恩怨怨的所有细节

        她的公主母亲去世很早。一句话也没有交代下来。

        当年服侍其人的,没有一个是自幼跟随她的贴身信任之人。也就是说,她们一样一无所知。而应该知道些什么的,据徐夫人查实,早在公主下嫁徐家的时候,就已经不存于世。

        恩,从这一点推断,当年公主下嫁,的确是存有秘辛的。这也是为什么有宫里老人向老爷子说,徐夫人并非他的血脉,他立即就相信了的原因。

        但在徐夫人这里,当年再多的秘辛,此时都毫无追溯的意义。她只知道一点,她徐元真,的的确确是徐家血脉,就足够了!

        就算太上皇肯定是其中最大的知情人……难道他就不会从利于他的角度去撒谎吗?是以,太上皇的话,疑惑是其他知情人的话,谁来说,就算的确是真的,她都是不会相信半个字!

        “老爷子是我的父亲,你们的祖父。”徐夫人淡淡地道:“我既然已经保证不会去如何向你们大伯追究,就一定会做到。你们也一样。”

        “是。”徐立前三人都肃然应下。

        只是,徐惠心中却是难平:徐玫的确没有什么损伤,但自己却……徐惠突然想起胡不为的隐隐的别样的关怀之意,心头一阵拥堵难受,低声道:“难道就这么算了!”

        徐惠眼圈有些红,低声道:“娘您该知道了吧?女儿是经由周太傅府上经过一遍,才被送回来的。那个周汐儿,话里话外的意思,总强调她和她们周家一定会替女儿遮掩……但女儿又有什么好遮掩的!她们不过是想用女儿的名声要挟女儿!”

        “难道女儿就要任凭她们这般要挟!”

        “难道女儿从今之后就因此再不进京了!”

        “女儿心中憋屈的慌!”

        “你放心。”徐夫人看了她一眼,道:“不论周家接你入府是存了什么样的心思,我保证,他们绝不会再动一动某种心思!”

        徐惠抬起头,一脸狐疑地看向徐夫人。

        徐夫人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宝瓶行礼,轻声道:“实在不巧的人,昨日周家爱女也突然在府上失踪,疑是被人掳走,甚至惊动了京兆府的差人上门呢。不过,周家也解释了,这是误会,周汐儿是随着长辈去了寺庙礼佛,要住上两天两夜呢。”

        徐惠几人怔了怔,立即回过了味儿来。

        只怕周汐儿正是被徐夫人派人掳走了一遭,而后仿着周家对徐惠的说法逼着周家不得不撒了个慌!人不在府上,可以在寺庙礼佛,当然也可以是遇到了其他的意外!

        “那真是太不巧了。”徐玫立即附和道。

        她的娘亲行事,当真是……不拘一格,直来直去,威武霸气!徐夫人根本不想去揣测周府想要什么!她只管用这种直接的方法,将主动权找了回来!除非是周府愿意舍弃一个周汐儿不要了!不然,他们从徐惠身上有的任何想法任何打算都要偃旗息鼓,想都不要想!

        徐玫心中赞叹不已,向徐立前递了一个眼色。

        看吧,大兄,你与娘亲的行事手段差太多了啊!

        徐立前收到徐玫的眼神,面容微苦,也道:“是啊,那真是太不凑巧了。”

        如此手段,他只怕永远都学不来……

        徐惠冷哼一声,似乎放松了些,咬着唇,没有再说什么。

        徐夫人依旧淡淡地品茶。

        徐玫看了看徐立前,又看了看徐惠,觉得他们二人说过了,该轮到自己了,于是坐直了身子,问道:“娘,玫儿想知道,咱们徐家将来,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其实我觉得祖父说的没错,商人单纯用金子银子堆积起来的风光,实在太惹人觊觎,难以长久的。”

        形势总是要往前走的。

        无论大夏能不能度过这个难关,将来是中兴还是覆灭,徐家扎根在大夏土地上,无论如何,都会受到巨大影响!

        “你这丫头,难得懂得居安思危,比他们两个强多了。”徐夫人闻言有些惊讶,随即目露赞许,就连清冷淡漠的神色也缓和了许多,有了不少暖意,道:“我徐家船队如今已经是东南这一片广袤大海上的霸主……徐家的退路,当然就在海上。”

        徐夫人看向徐立前,道:“既然说到这里了,立前,你孝期满了之后,去跟着走几趟海船吧。也看看外面天地广阔,并非仅仅眼前这一方水土吧。”

        徐立前愣了一下,恭声道:“是,母亲。”

        徐惠忙跟着问道:“娘,那我呢?我也想去。”

        “到时候你若愿意跟着,就跟着。”徐夫人似乎并不如何赞同,但也没有反对。

        徐玫于是也道:“那娘,到时候我也跟着凑凑热闹吧。”

        “随你。”徐夫人瞥了她一眼,道:“老爷子身边不能没有人……立前,你下车步行扶灵去吧。”

        徐立前连忙应“是”。

        徐惠和徐玫紧接着,也被打了出去。

        车队缓缓而行,洒下漫天的白色纸钱。

        ……

        才正月里,天气就一日比一日暖和起来。

        人们像是随着春天的脚步到来,也生出了力气有了盼头似的,京城的街道也格外热闹了起来,到处都是说着姑苏徐氏捐献家产以兴大夏的故事。

        “两百万两银子,那得要多少啊!”很少有人能想象的出,这么多的银子,到底该是多少银子,不禁道:“只怕我要掉进去,就爬不出来了!”

        “一百个你都爬不出来!”其中有人眼神轻蔑,道:“我告诉你,这么多的银子,若是造成砖石的话,完全能够造一栋三间三层的银楼!真正的银楼!”

        “那徐家真有钱啊!”许多人骇然无比。

        “唉,你们这就不知道了吧?”有人神秘地道:“徐家是做生意的不错,但在座大家有不少都是做生意的,到底能赚多少,心底难道没有估算?别说如今世道艰难,生意难做的时候了!徐家这是大义,为大夏,贡献出了全部的家底!我有个侄子在徐家分会做底层的小伙计,他说了,他们最下面的小伙计已经养家艰难,所以还没有被扣工钱,只是赏银少了绝大部分而已,他上头的人,越是在徐家干的久的拿的工钱多的家中日子好过的,就越是扣下的多!据说他们分会的大主事和两个副主事,最近半年都要一分钱也拿不到呢!真真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喽……”

        “真的假的?”有人不相信。

        “那还能有假?”那人继续道:“不信你们去打听!给徐家做事的有那么多人,难道个个都撒谎?我跟你们说,要说这徐家传家两百多年,代代都经商,肯定攒了不止这么多的银子这么多的家底不是?”

        “对啊对啊,都说富不过三代,徐家都富了十了代了。”有人品出味,咋舌道:“家底肯定厚实着呢。”

        “是啊,徐家原本攒了两百年的家底,的确很厚实……但可惜啊,十几年前,这家底都空了!听说就连祠堂里供奉的金银铜器,都被人融了带走了呢……”

        “怎么会!谁敢对姑苏徐家动手?”有人惊呼起来。

        “各位都不是傻子吧?”那人睨着眼睛,声音却放的很低:“十几年前是什么时候,各位不知道?”

        十几年前,正是太上皇修建陵寝约十来年,国库压力大增入不敷出的时候……徐家那么大的金山银山又怎么能留得住!

        那个时候被整个家族被搜刮一空的,岂止一个徐家!

        多少有名的富商大族,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家破人亡!

        只是徐家悄悄地度过了难关,很快重新以海路达起来,让人误以为他们家没有遭劫呢……

        人群会意过来,但已经涉及到了太上皇,就没有人再敢接这么话头,打起了哈哈,说起别的。但一阵哈哈过后,话题又情不自禁地绕了回来:

        有人忧虑地道:“若是这两百两银子不够用的,怎么办?徐家都掏空家底了,怕是再供不上了吧”

        许多人不禁忧心忡忡。无他,大夏太穷了,到处都是要花钱的地儿!

        但还是有人咬牙低声道:“我堂堂大夏国,怎么能将国运依赖在一介商家身上!徐家能掏出家底供应大夏度过一次难关,已经是仁至义尽!若朝廷依旧无用,白养他们做什么!”

        甚至更有口不遮拦的:“这大夏又不姓徐!”

        新帝高坐御座之上,听闻周太傅面无表情地复述着“民间言论”,终于控制不住,抓了面前一方砚台,猛地砸到了大理石地面上,砰的一下,摔个四分五裂!

        “好!好的很!”新帝满脸涨红,激动得浑身颤,咬牙道:“好一个徐家!好一个徐夫人!”

        “陛下为何恼怒?”周太傅微微侧了下身子,躲开了溅过来的砚台碎片,面容十分沉静。

        他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双鬓已经斑白,面容也已经苍老生出了许多褶皱。但他站在那里,身姿却依旧如同一座高山一般坚定挺拔,仿佛能承受住任何的重担,双目依旧如同深渊一般深沉宁静,充满了万事了然于胸的睿智。

        “世人议论,乃是实情。”周太傅沉静地道。

        “什么实情!”新帝恼怒道:“以为朕不知道呢!那个女人这二十年挣的银子,比整个徐家二百年加起来挣得都要多!两百两算什么!两千两她也拿的出来!什么不出工钱节衣缩食,什么掏空家底支持大夏……荒谬至极,简直就是在放屁!”

        新帝显然恼火极了,竟然是爆出了粗口!

        徐元慎可是将徐家家底透给他了!他想的很好,只要将徐家通过一次捐献与大夏绑到一起,那么徐家那两千万两银子就能任他索取!有了那么两千万两银子,更有了徐家这个能够捞钱的钱袋子,中兴大夏,轻而易举!

        可如今,那个女人竟然装穷!世人愚昧,居然真信了!

        关键是,若他再向徐家要钱,就成了他这个大夏皇帝无能!整个朝廷无能!大夏不要再姓“赵”,姓“徐”算了!

        “陛下慎言。”周太傅冷静地道:“徐氏拥有金山银山又如何?难道他徐氏愿意供养这大夏朝廷上下人等,陛下您就真的满意了?若真有那么时候,臣又有何面目位列百官之长,倒不如投在徐家门下做个账房!”

        “老师!您!”新帝梗着脖子看向周太傅,不敢相信周太傅会说出这样的话。

        “陛下,您要一笔银子度过难关,臣理解,臣也赞同。”周太傅施礼,道:“但救急不救穷。难关度过去之后,正是彰显陛下仁政爱民识贤任能,臣等兢兢业业挥才干的时候!”

        “唯有您我君臣同心同德,方能成就中兴大业!”

        “而非单单指望着一介商人供养!”

        “臣等丢不起这么脸面!”

        “陛下您也丢不起这个脸面!”

        “大夏更是丢不起这个脸面!”

        泱泱大国,全靠一介商人支撑……说出去要被人笑掉大牙了!

        新帝面上红一阵黑一阵,变幻许久,方才吐出一口气,握着拳头缓缓坐下,道:“老师教导的是。朕差点陷入了迷障,丢了祖宗脸面。”

        “陛下心忧天下庶民苦难,心情急迫一些,实属难免。”周太傅声音缓和了下来,似乎对于新帝能够立即反省而感到格外欣慰满意,他开口道:“徐氏既然已经捐出了足够数目的银两粮食,陛下也当大肆褒奖,安抚人心才是。如今当务之急,一是征伐张贼,此乃维护陛下之名誉大夏之名誉;二是督促春耕,此乃国之根本,耽误不得;三是肃清吏治……此为收复民心,不过非是一日之功,且其中复杂不易操之过急;四便是新科取仕,年轻士子心怀正义且满腔报国之心,不能辜负。您的届门生,日后也好填补整肃吏治后留下的空白。”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23/23422/124626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