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元末小道长 > 历史篇:谁之过

历史篇:谁之过


第二卷眼见要开始了,结果,许多剧情迟迟未定,之前包子说过,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连第二卷的开篇细纲都没思考好,可见有多迷茫。

        恰逢大神‘71杯茶’询问红巾军战斗力的问题,包子就以自己的观点来作解释。

        昨晚几瓶酒下肚,才恍然大悟,元史多处被篡改,可见写史很难,不然司马迁也不会成太监。

        疑点众多,估计才是包子一直悬而未决的麻烦事,没有打好草稿的缘故,虽然咱写的是故事,但最起码得靠点历史啊。众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参详。

        包子故事的起点是从1351年(当然,包子将部分年代的故事篡改)。

        1352年初,郭子兴起事,没过多久,朱老大去投效,结果战功赫赫,获得郭子兴喜爱,将马氏许配给他。(疑点:当时贾鲁围城,后来又是董传霄围城,你从哪里战功赫赫?获得战功的那么多人,凭什么就让郭子兴看中你?)

        从1351年起,不难看出,红巾军势如破竹,简直就是攻无不克,各地元兵驻守有限,答失八都鲁身为贵族,初期没招募兵丁前,不过才有几千人,估计都没五千。(疑点:语焉不详,各地守城驻军只有几百人?)

        红巾军起事之后,从者云集,但人家地主数千人就能将你几万人打败。(疑点:难道红巾军手里拿的都是扫帚?)

        尤其是1351年末到1353年之间,无论元史,明史,度娘,全是乱七八糟,众说纷纭,整的包子都懵逼了。(真的,觉得我晕的不要不要了)

        徐寿辉那里更糟糕,他被邹普胜和倪文俊架空,到底谁是悲剧?

        所以包子经过深思熟虑,突破口只能从战斗力最强的方国珍和张士诚下手。(这两人并不是红巾军,其实从史书上就不难看出,方国珍战无不胜,张士诚需要元廷军阀和红巾军合作才能打败,陈友谅则是差点把老朱打败)

        红巾军内耗,同样,元廷也在内耗。混乱之局,谁之过?百姓之苦,谁之过?屠城之难,谁之过?恐怕包子也只有继续往下写,才能慢慢发掘出来吧。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30/30861/141510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