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迎接紫薇圣人 > 15

15


人类从最初道德不离,而后黄帝先倡导仁义,而后仁义俱失,礼仪兴起,礼仪是忠信薄弱的体现,不遵守礼仪便是祸乱的前提,大禹之后,人类开始兵戎相见,自保尚且不易。夏商周三代无不如此,有兴盛也有衰落,有治理也有祸乱。期间也不乏有贤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手笔,比如文王重演《周易》,周公做礼乐,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t;/p>

        这一两千年里,创造人类的神或者神的后代,还没有离开人类,虽然神不再直面人类,但是并未断绝联系,连接两者的桥梁是“巫”。“巫”通过神秘神奇的仪式请示上天并将上天的启示传达给人类,或者将人类的疑惑反应给上天。夏商周三代的巫卜仪式非常普遍,虽然如此,但神与人的接触范围却已经非常小了。这些“巫”的境界非常高,他们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既能为人看病,又能为人解惑答疑。他们的神奇其实并不神奇,只是普通人不能参悟,由于“巫”只是将结果而非过程展示给人,所以他们在普通人眼中的形象,就像现代人眼中的魔术师一样不可思议,于是“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他们即是“巫”又是“医”,即为君王服务又承接上天旨意。&1t;/p>

        中国,有中央之国之意,即远古大6的中央国度,人民开化较早,此时此刻,在其他地域,比如遥远的西方,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民还未开化,仍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状态,如《黄帝》之言:“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这种社会状态,在佛家人眼中被称为“西方极乐世界”,是人们向往的天堂,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无百冤之结与无妄之灾。这既是人类社会最初始的形态,也是人类最终要步入的社会形态,这就是“至一”的社会状态,是我要到哪里去的答案。所以说,人类前进的方向,与其说是一场空前的进化盛宴,莫若说是一场盛大的复古。在这个社会里,人人皆可凡入圣,成为自己的神明,但是这个过程也非常漫长,且待我们慢慢讲解。&1t;/p>

        也许有人难以置信,认为人怎么可能存在入水不溺入火不热这种事情,现在统一解释,《达生》曰(《列子》也有此文):&1t;/p>

        子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请问何以至于此?”&1t;/p>

        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居,予语女。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一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隙,物奚自入焉!&1t;/p>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是以天下平均。故无攻战之乱,无杀戮之刑者,由此道也。&1t;/p>

        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不厌其天,不忽于人,民几乎以其真。”&1t;/p>

        (翻译:列子问关尹说:“至人潜行于水中不会窒息,脚踩在烈火上不会感到灼热,行走在极高又险恶的地方而不会感到恐惧。请问为什么能达到这样呢?”&1t;/p>

        关尹说:“是精纯能量的守备,并不是靠智巧、果敢之类所能做到的。坐下,我告诉你。凡是有形貌、迹象、声音、色彩的,都是物,物与物为何相差太远呢?物又怎么能在物之前呢?不过是色相罢了。而物创造于没有形态终止于无所变化,能够明白而穷尽此理者,事物又怎能阻挡他!他将身处不被扰乱的范围,藏在没有开端的纲纪,游荡于万物开始于结束的区间。使性情抱一,保养元气,合乎道德,以相通于造物之处。像这样的人,他的自然天性能持守完全,精神没有间隙,外物怎么能侵入呢?&1t;/p>

        喝醉酒的人从车上坠下,虽然受伤却不会摔死。骨骼关节跟他人一样而受到的伤害却跟别人不同,他的神情保全罢了。乘坐在车子上也不知道,坠落地上也不知道,死生惊惧全都不能进入他的胸膛,所以与物相逆而不惊惧。他得全于酒尚且像这样,更何况得全于天呢!圣人藏于天,所以不受伤害。复仇的人不折断利剑,虽有怨恨,却不怨恨飘落的瓦片,所以天下平均。因此没有攻战之乱,没有被残杀屠戮的人,就是由于这个道理。&1t;/p>

        不去开启人的智巧,而去开启自然的天性。开天者德得以生,开人者贼心得以生。不以天性为厌,不以人而精神恍惚,人就能接近本真。”)&1t;/p>

        连同《黄帝》篇赵襄子率徒十万的故事,应该不难以理解,实在理解不了,可以回想一下稍稍懂得气之运用的气功大师,他们曾有过用电钻钻肚子钻下巴等表演,道理与此相同,只是境界不同罢了。&1t;/p>

        时间在继续,自三皇五帝到大禹治水到夏商周三代,人类经历了所谓的原始社会、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奴隶社会,然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人类社会也逐渐分裂了:社会最初是一个整体,帝王无为而治,人民自然朴素,无我无他,天下一家。后来国家作为统治机器出现了,最早施行分封制,国家众多,天子依靠德行使诸侯归附,推行礼乐以制天下。《左转》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说,天子树立德行,凭其出生之地赐予姓,分封给予土地又赐予氏名。诸侯以字作为谥号,凭借次以成氏族。累世做官而有功劳,就以官为氏族,封邑也是如此。直至东周礼乐崩塌,道德丧失,孔子欲挽大厦之将倾而不能。天子德行微薄,不足以聚拢天下之人,则诸侯并起互相征伐。&1t;/p>

        这个时代,是最坏的时代,因为人类整体彻底迷失,与道无缘;这个时代又是后世里最好的时代,因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众人皆醉里有部分先驱先哲独自苏醒,面对浩瀚星河与茫茫天地出了最朴素的疑问,并孜孜不倦的追求,成为最后一批得道之人。在中国老子留下了《道德经》,在西方释迦摩尼创立了佛教,其他宗教也渐渐兴起,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人类讲述着世界的真相。&1t;/p>

        除此之外,当后人再度回顾这段辉煌的时期,尤其是大约公元前5oo年左右,在前后不到2oo年的时间里,世界上爆炸性地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出现,基本框定了人类以后两千年里社会生活与精神文化的格局。&1t;/p>

        这次爆炸产生了三种非常有影响的宗教思想,并最终形成了三种影响几千年的宗教:老子的道家思想,最终形成了中国的本土道教;释家牟尼的轮回思想,最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佛教;琐罗亚斯特的善恶思想,最终形成了拜火教。宗教的目的直指人心,试图将人类的灵魂从罪恶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1t;/p>

        然而时间的洪流无法阻挡,人类彻底迷失在文明里,无法再去探求精神的世界,于是圣人归隐,混迹于世而人皆不知。虽然如此,中原大地上仍然有一批人没有放弃,他们积极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呐喊回荡在这个时代,同样对后世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这个时期历史学家称之为“百家争鸣”。这些人的名字在后世看来就如同夜里的明星一样闪亮,且来看看这份名单: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惠子、邹衍、苏秦、张仪、吕不韦(这份名单还可以列的很长),他们纷纷著书立作,创立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等不同的流派。&1t;/p>

        这里重点介绍孔子与庄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的儒学思想与道家思想一同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影响后世两千多年。但大家还记得《天道》中桓公与轮扁的故事么,圣人若死,其所留书籍即为糟粕,其实孔子真正得道是在《论语》记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后。&1t;/p>

        再说庄子,庄氏,名周,道家学派主要创始人,大大继承和展了老子的思想,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仅此而已了。若不是一部《庄子》,我们甚至连庄周为谁都不知。你道庄子与孔子谁的境界更高呢?无为胜有为,只留下过名字与传说的胜于创造过丰功伟绩的,文言朴实的胜过华光溢彩的,所以论境界,庄子胜过孔子,老子又胜过庄子,《道德经》文言简练朴素却因被打乱和多意的语句而难以理解,那么《庄子》就是对于《老子》最好的补充与阐述。再说《庄子》,其行文汪洋捭阖仪态万方,自此以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大半都是在其影响之下展而来。人们会被其宏大雄奇的文风吸引进而去考察其思想,又会因为其思想深刻而惊奇于文采,在相得益彰的同时,又有相互背离,人们往往被其怪诞的大手笔惊艳而忘追溯其思想,又往往因为沉溺于思想表达而无视行文风才,相互对立又相互转换。&1t;/p>

        &1t;/p>

        &1t;/p>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39/39840/185507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