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天河倒悬 > 第50章 阴差阳错

第50章 阴差阳错


程伟之祭罢了祖宗,在冷风中一吹清醒了许多,没听说过炮神如此的宽仁厚道,看着自己祖宗的份上宁肯炸自己,也不伤程宅分毫。要是这样的善良,炮神也就不叫炮神了,改叫东郭先生吧!想到此,程伟之想到了一个狠招,他觉得应该放火烧着右边相邻的宅子,用来以阻挡农民军在这个方面的进攻。

        但是细想了想,相邻的这几处宅子可是他的几位叔父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下不去如此的摧花辣手啊!现在他看见农民军又挑选了叔父家的一处房顶在架铜炮,他便跳下房坡,恭谨地对站在院里的他的几位叔父说:“叔父大人,侄儿实在是没有别的法子,我看只好用火一招啦。你门的几十口家眷都在我这宅子里,什么祖业不祖业,家财不家财,保住性命要紧吧!”

        他的一位叔父含着眼泪颤声说:“你放火吧。只要保住一家性命,我一切都不要了。”

        另一个叔父问:“不会把你这边的宅子也引着么?”

        程伟之想了想回答说:“不会的。你没看风是向那边刮的?再说,我这宅子是砖裹檐,引不着内里的木料。”

        程家的几个长辈合计了一番,都感觉没有别的好办法了,最终同意毁家纾难,竟然宅子里的财物保不住了,干脆爷几个玩他个狠的,都烧了寸草不留,我的东西我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于是乎几个人商量起如何纵火才能扩大战果来了。

        正当农民军刚刚按照李董事长的吩咐颗粒归仓,将大袋的爆米花运的差不多了,正在重新架设的大炮也八九不离十的时候,从程伟之的院墙上抛出来十几个点燃的硫磺包和火药包,有的落在房坡上,有的落在院子里。那些落在柴堆上和马棚草房上边的登时就引起了大火,跟着就把瓦房上裸露的房橼也给烧着了。

        过不多久,在闯军和程伟之的宅子中间就形成了一片火海,措手不及的闯军不但放弃了进攻,还得分派出一部分弟兄督同府谷寨的百姓扑灭向外扩展的火势,同时从已经燃烧的宅子中抢运出粮食和财物,一时间沸反盈天,方圆十几里都可以看得见府谷寨这边的火光和浓烟。

        这时,太阳已经有些西斜了,另外几处孤立死守的宅子都已经次第攻破了,只剩下寨主程伟之的宅子仍在同农民军继续对抗。李赤心的亲将王体中召集几个偏裨将领到一起,连同伤的不重的李强,几个人一起商议下一步的进攻办法,如今只能从南边正门和北边后门任择一路进攻,或两路同时进攻。前边临街是一座高大的门楼,门楼的两旁是砖裹檐倒坐围房,后墙上开有枪眼,可以向外点放火铳和鸟枪。很厚的榆木大门包着铁叶子,一排排钉着大头生铁钉,用闯军中最原始的进攻手段和手里的斧头是绝难破开的,而且在程家的宅子被围攻时,站在对面房脊上的兄弟们听见了叫喊声,知道守宅子的人们用石条和木头从里边把大门顶得很牢。宅子的后门小而坚固,垣墙是用石头砌起来的,约有一丈二尺高,听本村百姓说有二尺多厚。倘若从这里架云梯进攻,弟兄们的伤亡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攻破院墙以后,也只能进到程伟之家的后花园,那里是居住雇工和喂养骡马的房间和院落,如此一来还须要费很大的周折才能进攻程家的主宅。大家正在久议不决,李过晃晃悠悠的扛着蚯蚓枪到了。

        随着李赤心来到的还有成百上千的老百姓,老少都有,还有一部分妇女,有牲口的赶牲口,没牲口的挑箩筐或布袋。俗话说的好,人马成千无边无沿。这虽然不过四、五千人,却因为队伍不整齐,加上山路又窄又曲折,简直从队头望不到队尾。山中人烟稀,这几乎是李赤心把这一带方圆几十里以内能够出动的百姓都鼓动起来了。

        李董事长号召饥民的工作是昨天午后才在许多村庄差不多同时开始的。没有敲锣,毫不张扬,只是有人分头暗传,说义军要去破府谷寨,叫老百姓都去抢运粮食和财物,运回后交到指定地点,然后由义军分给百姓。这一带百姓曾有过吃大户的经验,有少数还有过随在杆子的后边抢大户的经验,如今眼看山穷水尽,加上年关降临,正苦着没人带头抢粮哪。尤其他们近来见李过的义军确实卫护穷人,几次边破寨边放赈,都相信抢回来的粮食和财物定会分给众人。一听号召,顿时村村落落如同开了锅一般,争先恐后地响应,立即准备行动。李过派心细的慧英和慧梅负责押运粮食和财物的事,为着避免临时争抢纷乱和人们趁机私将东西拿回家去,李过传令叫大村每一村举出一个头儿,小村数村共举一个头儿,各成一队,一乡的人又共成一个总队,由一个总头儿照管。又怕跑乱了队,叫每一乡的人用一种颜色的布条缝在臂上。看见两员女将在仓猝之间把四五千没头苍蝇般的饥民编成队伍,李赤心在心中暗暗地点头嘉许。在过去七八年中,“老八队”每次攻克一个地方,总是把抢到的粮食和财物分出一部分,任由当地的穷人随便拿,结果只有胆大的和有力量的得了好处,胆小的和力弱的纵然抢到东西也往往被别人夺去,甚至被强者杀伤。因此,这一次由李赤心带领的义军统一安排百姓抢运,将来统一放,事情好像是很自然的,都是对以后的闯军却具有着重大的意义。李自成也是在后来听闻这次的办法好,后面继续采用,办法也逐渐周密起来,所以两年后攻破像洛阳那样的大城池才能做到秩序不乱,除义军得到了大量粮饷之外,也轻而易举地裹挟了几十万饥民,并让贫者弱小得到了好处。

        ………………………………………………………………………………………………………………………………………………

        “老奶奶,你俩老的老,小的小,怎么也要去?路太远,你们走不动,回家去吧。”

        老婆婆恳求说:“掌盘子的大爷,求您老可怜我,让我也去拿一把粮食吧,俺奶孙俩快要饿死啦。”

        “粮食运回来,我们会挨门挨户放赈的,老奶奶您快带着小孙子回家吧。”

        “自己不去也能够分到粮食?”

        “能的,能的。你放心。”

        “唉呀,这才是有青天啦!大爷,让我奶孙俩给你老磕个头吧!”老婆婆拉着孙子跪下去,给慧英和慧梅连磕了两个响头。

        (本章完)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41/41303/185076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