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渭北春雷 > 84回冒风险爷爷慰伤痛 赛作文孙孙得藏书

84回冒风险爷爷慰伤痛 赛作文孙孙得藏书


  有女只要情感真,不在骨肉亲不亲。

  社会和谐人善美,后妈对娃没坏心。

  爷爷爱好环境限,孙孙受益基础深。

  老师慧眼识良才,赠言送书望腾飞。

  人体是肉身,骨血莫认真。多做实地事,少慕虚荣心。

  母无伤娃意,师有爱才心,后辈有人疼,前景泛光辉。

  上文说道:常大伯在医院里轻而易举地平息了一场轰动极大、影响极其不好的大动乱,使医患双方化仇为亲结连理,干戈玉帛成佳话。双方对常大伯十分感激,口头谢了不算,还拿着礼品到病房来看月婆。

  常大伯和大家应酬完毕,回家之前又和柳枝上街转转,到去年和玉顺吃羊肉泡的地方再吃了一顿羊肉泡馍。二人从食堂出来准备搭班车回家,在路上却意外地遇上了本村的鸡厂老板二蛋先生。

  二蛋到县里订好鸡娃以后,又到畜牧站去看疫苗,没想到出来不见了小车。急得二蛋东跑西跑,无处可找,最后听人说是交警队拖走了。

  二蛋由于身上没有带钱,常大伯和柳枝把他叫到医院,拿上刚才收的礼品去要车。大家在病房里听了二蛋的丢车经过,屋里的人全都摇头叹气,只有桃花兴高采烈地说:“没事,没事,不用为难。不管是城管还是交警,咱们都不用送东西,只要打个电话,你的车就回来啦。”

  满屋子人听了桃花的话,个个好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杏花坐在床上羡慕地说:“桃花姐,你真行呀!轻易不出门,刚到县里当了几天会计,活动量就那么大,交警城管都有关系哩。如果叫你再干上几年,可能所有的官府衙门都有熟人啦。真不简单,快打电话帮他要车吧。”

  桃花微笑着说:“我在我哥的食堂里当会计,整天脚不出户,怎么会有关系。我说的关系是我大伯刚刚建立的,那两家不正是城管交警队的小头头吗。他们都给我大伯留了一张名片,咱们正好热蒸现卖,按照上面的号码打电话问问,说不定就能把事办了,省得拿着礼品去看人的脸。”

  常大伯从口袋掏出名片说:“唉,没啥关系,可能不起作用。”

  桃花拿过名片说:“顶事不顶事,试试不就知道啦。”她说着取出手机,按照上面的号码就打电话。屋子里鸦雀无声,大家都静静地听着。

  电话很快拨通了,桃花自报家门,把这边发生的事大概说了一遍。对方立即问清车型车号,爽快地答应马上问问。

  玉柔给二蛋倒了杯茶,二蛋确实渴了,接过来几口喝完,还不客气的再要。第二杯茶尚未喝完,对方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说他的车已经找到,让他啥话都不用说,到丢车的地方去开走就是。

  桃花放下手机说:“啊!想不到这么管用,一个电话就把问题解决了。一步路不用跑,一分钱也不用花,连人的面都不用见。大伯,这两张名片可顶用啦,你要保护好哩。往后,用人家的地方不会少。”

  二蛋兴奋地说:“哎呀,今天把我跑日塌了。早知这么省事,我就先到这里来。”柳枝说:“来早了不顶啥,那时还没有这两家关系哩。”

  常大伯则生气地说:“有啥好高兴的,社会都成了关系社会啦。有关系的人就不用花钱,没关系不知要作多大的难哩?这不是好现象。”

  玉柔也叹着气说:“唉,关系社会根深蒂固,古来如此,谁也没办法改变它。现在的国家就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国家,社会也是最好的社会,共产党能够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也能改变旧的风俗习气,改善人们的意识形态。要想彻底消灭关系社会,还得相当长的时间。”

  柳枝不耐烦地说:“哎呀,唉呀,咱管他好不好,变不变哩,今天给咱把车要下就是好事。二蛋,快去开车吧,今天回家不用搭班车啦。”

  二蛋爽快地说:“不但今日回家不用坐班车,明天出院也不用找车啦。我明天正好有事上县,也给你们省点事,顺便就接回去啦。”

  桃花高兴地说:“好啊,这可能就叫礼尚往来,投桃报李吧。”

  常大伯淡淡地说:“快去取车,今天把我们捎上就行了,明天还能有啥事?好好忙你的,我们怎么都能回去,不用你专门来接。”

  二蛋走到门边还说:“真的,我明天真是有事,不是专门来接你们。”二蛋说着走着下楼去了,常大伯坐了一会又叫柳枝和他去搭班车。

  柳枝坐着没动说:“我这脑子很正常,放着现成的小车不坐去搭班车,除非是你这脑子有麻达的人。要去你去,我才没有那么傻。”

  桃花和杏花都说:“是呀,有的是顺车,为啥要搭班车哩?反正他的车要回去,拉上你们顺理成章,你要是硬不坐就有些不近人情啦。”

  常大伯想想也对,自己便不再坚持,低头看着两个小孙女。他们等了没有多长时间,二蛋兴致勃勃地进来说:“取回来了,咱们走吧。”

  桃花给他取了一罐饮料说:“先喝点再走,这儿还有水果食品,你可能还没吃饭吧?刚才人急着哩,把招呼你吃喝都忘啦。”

  二蛋这时候又饥又渴,听了桃花的话也不客气,接过饮料‘咕嘟咕嘟’地就是几口,打开食品连吃带喝,大嚼大咽。常大伯耐心地等着,最后看他不吃了才说:“怎么样?慢慢吃,吃好了再走不迟。”

  二蛋站起身说:“好了,咱们走吧,今天多亏遇见你们,真是太-----。”

  常大伯往出走着打断他的话说:“别说客气话,我们能坐顺车也不错。”柳枝瞪了他一眼说:“你不是要坐班车吗,快去呀,我可要坐小车哩。”

  常大伯也瞪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大步向前走去。桃花和玉柔把他们送到楼梯口,忽然听到楼下喊声震耳,呜呼连天。急忙从窗口往下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天哪!楼下的空地上又涌了一大群人,个个摩拳擦掌、横眉竖眼地把那个城管干部围在核心指指戳戳,就跟文化革命时期的辩论会一样。有两个老年男女双手颤抖,跺脚捶胸,大喊大叫。

  还有好多人手执棍棒,为首的两个毛头小子振臂高呼:“走,找那老东西算账去,不叫吃点辣子就不知道辣。”几个人骂骂咧咧地向这座楼走来。

  玉柔看见这种情况,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急忙拉住桃花惊慌地说:“天哪,好像是冲你大伯来的,这可如何是好?”

  桃花一时没有主意,柳枝拉住常大伯说:“咱们别下去啦,楼下正吵架。听声好像冲你来的,赶快回房,先避一避再说,光棍不吃眼前亏。”

  桃花支持着说:“对,回病房把门关上,他们敢来闹事,咱就报警。”

  二蛋气愤地说:“不怕,有我哩。他们要闹事,先看我答应不答应。”

  常大伯冷静地说:“不要慌,不要怕,顺着楼梯慢慢下。可能是死者的娘家人,听到双方讲和的消息心里有气,跑来出出气罢了。咱们快走,有事才需要有人劝解。我正好想和娘家人见见面,对他们说几句话,他们没有气了,自然就没事了。”说罢,自己率先昂首阔步地走下楼梯。

  其他的人只好紧随其后,一级一级地下到楼梯底层,那几个手执棍棒的家伙也来到楼梯底层。常大伯并不理睬他们,下了楼快步走出楼门,直接向那堆吵得最厉害的人群走去。

  桃花、二蛋跟得最紧,柳枝、玉柔稍微拉后一点。那几个人上到楼梯中间就站住了,有人大声说:“咱们不上楼了,刚才出去的那些人,我看走在前边的好像就是那个爱出馊主意的老东西。可能想跑哩?咱们快下去追,今天可不能便宜了他,就要叫他尝尝辣子是什么味道。”

  那几个人拧身下楼,飞也似的随后赶来。柳枝和玉柔在前边挡着路,他们一时跑不过去,常大伯已经来到那堆人跟前往进挤,二蛋、桃花在后面轻轻推着,三个人一起挤了进去。

  有个老头站在城管干部面前,脸色难看得像生铁似的大声喊叫:“你,你怎么能只图自己快活,连杀妻之仇都不报啦!你有了媳妇舒服啦,我老两口咋办呀?我们,我们就不能随女儿一块走吧!”

  老头旁边有个老婆也颤颤抖抖地说:“金明,你娃不要把良心瞎了。你没媳妇了能叫她赔,我老两口没有女儿找谁要呀?”

  常大伯上前一步说:“二位可否听在下一言?你老两口不必过分难过,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他丧失了妻子可以让对方赔妻子,你们没有了女儿也能让对方赔女儿呀!这样一来,你们两家不是都有依靠啦。

  我劝你两个好好想想,你们的女儿已经没有啦,人死不能复生,不管怎么闹下去也不起任何作用。如果让她认你们做父母,完成你女儿未完成的事情,你二老的晚年生活有了依靠,你们的女婿、外孙有人照料,这难道不比让她坐牢强吗?你们可以对比对比,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参考参考,要是觉得不对就当我没说,你们爱咋闹就咋闹,与我有啥相干。”

  旁边有人插话说:“你说这话不可能,女儿能随便赔吗?不是一个血统,狗肉怎么能贴到羊身上去?你想得未免太离谱啦。”

  有人反驳着说:“咋不可能,我看是个好主意。亲生儿女不如干娃、义女的事数不胜数。屠夫状元谁没看过,亲儿子朱文进不认生母,将其推入灞河,而义子胡三则百般孝顺。就是现在的真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件到处都有,大家谁没听过,谁没见过吗?”

  有人支持着说:“是呀,我村里就有一个,亲娃把他妈赶门在外,被一个单身青年领回家当亲娘一样养活着。这青年从此名声大震,几个姑娘争着嫁给他,组成了一个受人尊敬地完整家庭。她的亲娃后悔极了,跑去向他妈认错,想叫母亲跟自己回去。他妈就仿照马前泼水的故事,把水倒在地上叫他收,他儿子没有办法,只好常常去人家家里看自己的妈。”

  柳枝和玉柔也挤进去站在常大伯跟前,柳枝听到这里就大声说:“对呀,人不就是活个名声吗。那个护士已经把母活喋下了,她自己后悔死也没有办法。你们就算把她枪毙了,毙不了叫她在牢里坐一辈子,出出气能闹啥吗?你老两口照样没有女儿,你外孙还是没有他妈。

  你女婿正年轻着哩,他不另娶媳妇能行吗?另娶一个能对你老两口好、对你外孙亲吗?我老汉给你们出这个主意,真是好不过的好办法。你们把她认成干女,和你女婿成亲就不坐牢啦,她必然感激不尽,一定会把你们照顾好。你们有了女,你外孙有了妈,你女婿还是你女婿。这样好的办法也只有我老汉能想出来,叫你们这些人,永远也不行。”

  桃花接着说:“是呀,你们正处于怨恨、报仇之中,根本想不到这里。我大伯在我村里是乡亲们公认的智多星,他给你们出的主意就是最好的结局,于三方面都有好处,你两个可不要错了主意。”

  那个老者说:“老婆子,咱们的女儿没有了,如果能像他说的那样,总比没有强呀!”老婆说:“强是强,这个弯咋转得过来哩?人家会不----”

  玉柔连忙插话说:“放心,放心,她肯定愿意,谁都知道这样好。”

  那个城管干部马上表态说:“岳父岳母请放心,我永远都是你的女婿,她嫁给我当然就是你的女儿了,我们保证做到女儿女婿应尽的责任。”

  这时候,那两个护士下班回家,也挤进人群听消息,她们听到这话就一齐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先说:“老人家,医院发生这样的事,大家都很痛心,还往二老节哀顺便。往后,我们都是你的女儿,等她出来以后,一定前去磕头认亲。我们现在就可以打电话给她父母说说。”

  另一个护士立即掏出手机打电话,那几个手执棍棒的年轻人看到这种情况,肚子里的气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手里的棍棒全都拄在了地上。

  他们一伙人在一起商量着,围着护士听她打电话。常大伯这时已经走出人群,柳枝、玉柔,桃花、二蛋,都跟着出来了。桃花和玉柔向他们挥挥手回病房去了,常大伯领着柳枝上了二蛋的小车。

  二蛋拉着他们赶黄昏时分回到开发路口,常大伯要下车和柳枝走着回去,二蛋却不肯停车,一直往村里开去。小车刚进村口,常大伯看到小凡揹着个大书包,手里还抱着什么往回走,显得很吃力的样子。

  常大伯连忙对二蛋说:“喂,到小凡跟前停一下,娃今天的书包不知装了些啥东西,好像特别重。我好长时间没顾得管,今天得检查一下。”

  他的话音未停,小车已经开到小凡跟前停住,常大伯打开车门喊:“小凡,上来,今天咋是你一个哩,手里还抱着啥吗?”

  小凡先把怀里抱的一本大厚书递给爷爷,一手把住车门上到里边说:“我二爷这几天忙,下午放学这一趟时间不紧,我们没让他接,跑着回家也能锻炼身体。我小平哥的书包轻,跑得快,这时可能到家啦。”

  柳枝说:“对,锻炼锻炼也好,都是半装子小伙啦,跑点路怕啥。”

  常大伯拿着小凡递给他的书说:“啥书吗?这么厚的,你咋能有这么重的旧书哩?小孩子正在学习期间,把时间不要用在看课外书上。”

  小凡往爷爷跟前一靠说:“是辞海,老师送给我的,还有一本成语词典,在书包装着哩,他还给我写了一段鼓励的话。”

  常大伯瞅着书皮说:“天哪,辞海,你会用吗,能看懂吗?你老师也真是的,还没进初中,就把你当成大学者啦,也没看你能啃动不。”

  小凡说:“能,这上边包罗万象,啥都有,不论啥字、啥词,一查就明白啦。我平常不拿,放在家里回来用用。你平常写文章也能用上。”

  常大伯翻着书说:“这是老书,以前的字词都能查出来,以后的新词就不会有。比如说:电视上经常说的‘驴友’,一定查不出来。我就弄不明白,为啥把进山旅游的人叫‘驴友’哩?那不是骂人吗?我现在老了,知道的字词用用,不知道的也不想弄明白啦,这样的书用不上。其实,---”

  常大伯话未说完,小车已经停在了自己门口。他们下了车,柳枝叫二蛋进屋喝茶,二蛋只向他们摆了摆手就调转车头,飞快地开走了。

  常大伯提着小凡的书包说:“天哪,你的书包就这么重,里边还装着啥?我得检查检查。”小凡抱着那本辞海说:“啥都没有,全是书。”

  常大伯从口袋摸出钥匙交给柳枝,自己解着小凡的书包说:“是书也是课外闲书,你现在正在学习阶段,不能多看闲书。特别是那些剑侠小说、神话故事更不能看,躜到那里边就会影响学习。”

  小平从那边门里走出来说:“大爷,小凡书包里装的不是闲书,是奖品书。这次举办的中小学作文大赛,他得了全县一等奖,奖品除了获奖证书而外,还有好几本作文书,县里有个老师亲自给他送书来了。同学们都把他叫小文学家,这是好事,他还不好意思给你说。”

  常大伯打开小凡的书包,里边除了课本、作业本、练习册而外,还有几本大厚书,有两本书的封面上印着红彤彤的奖字。他拿起获奖证书看了又看,无比激动地说:“好,好,小凡,你比爷爷强多了。”

  小平说:“小凡就是受了你的影响,作文才特别突出,我怎么也赶不上。”小凡说:“我的数学比你可差远了,你要好好给我教哩。”

  常大伯向他们点着头说:“你两个各有所长,互相学习吧,将来一个考理科,一个考文科。先过去写作业,一会过来吃饭。”

  小凡把书包里的奖品书和成语词典取出来,连辞海一起交给爷爷说:“爷爷,你给咱拿回去,我和我小平哥去写作业,还要问数学题哩。”

  柳枝早已开门进去了,常大伯双手捧着几本书走进大门,回到屋里往桌子上一放,拉亮电灯,戴上眼镜,先拿起那本辞海,打开看了看说:“这么大的书,字太小啦,不适合我看,戴眼镜也很吃力。”他又拿起成语词典揭开一看,啥话没说就坐在沙发上看了起来。

  柳枝进来说:“老头子,怎么样?想吃啥我给咱做去。”

  常大伯眼睛看着书说:“吃了羊肉泡回来,到现在还不饿。你先到杏花房里看看,该收拾的慢慢收拾,赶早不赶迟。”

  柳枝出去不久,玉顺又进来说:“哥,你们才回来,没做饭到那边吃吧,我今天做的饭多。啊,你不是上县去啦,从哪里带了这么多书?”

  常大伯放下书说:“玉顺过来了,坐下看,这些书是小凡拿回来的,有奖品书,有老师送的。听小平说,小凡的作文得了全县第一。”

  玉顺先拿起获奖证书看了看说:“不错,咱们家真的要出文学家了。”说着又拿起有奖字的书翻了翻,再揭开那本辞海说:“啊,这是哪里的老师,还写着字。小凡同学:你的作文使我眼前一亮,看到了你的将来,看到了中华现实主义文学的希望。我有两本藏书相赠,望你继续努力,再接再厉,把我们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永远继承下去。老师:爱文”

  常大伯听玉顺念完说:“我刚才没看前边,只在里边翻了翻,感觉字太小啦,戴眼镜看也很吃力,不适合老年人。现在的老词老字都不兴时啦,要这些书用处不大。常用的字词没有多少,有本平常的字典就够了。”

  玉顺说:“平常的字词只能写平常的文章,要读懂古书,研究历史文化,没有这些书就是不行。小凡这娃有出息,这么小就能获一等奖。”

  常大伯又说:“小凡的作文比较突出属于事实,要说全县第一不大可能。全县要多少学生哩,比他在上的大有人在,他能写篇啥文章吗,到底有多好的?我得好好看看,看他值不值一等奖。”

  玉顺说:“不用你操心,人家评委是干啥吃的,在这上边没有人营私舞弊。走,过去吃饭吧,人再高兴,不吃饭还是不行。”

  常大伯说:“高兴,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有啥值得高兴的。”

  玉顺说:“三喜临门还不高兴,草莓今天卖得也很不错,看这势头,可能比咱们预计的收入还要大哩。你得了两个孙女,孙子又得了一等奖,三大喜事同时来了,你还要啥高兴事哩?真是人心没底呀。”

  柳枝走进来说:“还有你不知道的,医院里那么大的事,被他几句话给平息啦。死人拉走啦,灵堂拆完啦,道路畅通啦,咱们明天出院呀。”

  玉顺兴奋地说:“是吗,哥呀,你真不简单,不光能解决村里的难事,连县里的事都能平息。值得高兴,值得高兴,咱们快过去吃饭吧。”

  常大伯说:“你过去吃吧,我们回来以前,又在咱去年吃羊肉泡的地方吃了一顿泡馍,到现在一点不饿,你快回去吃吧,别管我们。”

  玉顺笑着说:“怎么,回来又给小凡带着羊肉,让我捎过去吃吧。”

  常大伯也笑着说:“没有,今年不是去年,有了你嫂子就大不一样啦。家里的生活这么好,经常有肉,再也用不着带肉片啦。再说,那里今年的羊肉泡不如去年,肉少啦,价大了,根本没有能带的像样肉片。他们的生意也大不如前,冷冷清清地没人吃饭,我们进去就能吃。”

  玉顺惊讶地说:“哦,那么好的生意怎么会不行哩?价大那是在所难免,各种价钱都在涨,他们开食堂的不能不长。涨价归涨价,水涨码头高吗,但质量不能下降,质量不好就没人吃啦,难怪生意不好了。”

  常大伯又说:“我今天才弄明白他们去年生意好的原因,原来用的是偷羊贼的羊肉,他们占着肉价便宜的优势,价比别人小,肉比别人多,生意当然比别人好啦。自从咱们坐了那小伙的黑车以后,时间不长,偷羊贼就比公安机关抓了,食堂也受到了影响,把老板罚了十几万。今年没有了便宜肉,生意一落千丈,老板心灰意凉,服务员也落得清闲。”

  玉顺说:“那样的老板不行,光靠贼做生意呀?我以后上县,再不去哪里吃饭啦。你们在,我过去呀,玉柔和桃花没在,杂活都是我的。”

  常大伯站起身说:“忙也是一半顿啦,玉柔明天就能回来。走,我也要过去问问小凡,他那篇获奖文章是啥题目,能不能让我看看。”

  老哥俩出了这边的大门,回到那边屋里,小平和小凡刚吃完饭,正要进书房去写作业,常大伯叫住他说:“小凡,你这次的获奖作文题目是啥?”

  小凡回过头说:“是自选题:《那一刻,我的内心世界春暖花开》”

  常大伯惊悸地说:“啊!这个题目好熟呀,我好像在那里见过。你可不能抄袭别人的文章呀!哪怕一点都是不道德的。”

  小凡着急地说:“没有,没有,我没有抄别人的。题目就是个熟题,我那本《西北五省中小学获奖作文集》上边就有,我不过用了题目而已,内容都是我自己创作的。作文吗,一个题目谁都可以作。”

  常大伯又说:“你能不能把那篇获奖作文让我看看,底稿也行。”

  小凡飞快地走进书房,拿出一本厚书和一个作业本交给爷爷说:“你仔细看看,再和这本书上的作文对照一下,看我有没有抄袭别人的地方。再把人家得了一等奖的作文读一读,看我这篇是不是值得获奖?”

  常大伯接住书本说:“不对,这是数学本子,你给我拿错了吧?”

  小凡说:“没错,你看背面。我写作文也是照你学的,草稿用的都是旧本子背面。改好了再往正式本子上誊写一遍,老师看着也清晰。”

  玉顺笑着说:“真是你爷爷的亲孙子呀!这么小就知道艰省节约。你就在这里看吧,抽屉里边有眼镜,看完了也让我看看。”

  常大伯说:“你快吃饭去吧,我现在不看。晚上光线不好,又是改的草稿,戴眼镜也看不清,还是明天中午收工以后,吃饭时坐在院里看吧。”

  玉顺说:“那好,你过去歇着,我还得忙活一阵。”

  常大伯回到家里,柳枝已经收拾好杏花房子,坐在沙发上正看电视,看他进来就说:“房子没啥收拾的,我扫了扫,给床上铺了个电褥子,用的时候开一下,不用就不开啦,明天再插个电暖扇把房子烘一下。”

  常大伯往沙发上一坐说:“好,五一过了好多天啦,没有多凉的,加温不加温问题不大,只要把她们的生活照顾好就行了。小凡写的作文得了全县第一,我有点不放心,刚过去把他的底稿要过来了。”

  柳枝惊喜地说:“啊!全县第一,这娃真不简单,年年都得奖哩。不是书包、本子、笔,就是雨衣、雨伞、书,老屋墙上的奖状都贴满啦。我四宝念了这些年书,啥奖也没得过,他要是得个奖,把我都能高兴死。你倒好,娃得了一等奖也不见多高兴,咋还不放心哩?”

  常大伯说:“我不放心是怕他抄袭别人的,所以把底稿要过来看看,如果有那种情况,就要严格批评,叫他把奖品给人家退了。”

  柳枝忙说:“不会,不会,小凡根本不会抄别人的。学生抄别人的,那都是自己学习不好,做不来才照别人抄,小凡学习那么好,绝对不会做那种事。我把灯开着马上看,大声念念,也让我听听这娃写的是啥。”

  柳枝说着就开了灯,取出眼镜递到丈夫手里。常大伯接住眼镜说:“算了吧,晚上光线暗,伤眼又费电,还是明天坐在院里看吧。”

  柳枝执拗着说:“快看,快看,费点电也是值得的。明天,明天你还有时间看文章?一个早就要领人干活,中午回来吃饭只有一个来小时,到底是吃饭的事呀,还是看文章呀?就算你有时间念,我还没时间听哩。到那时杏花就回来啦,屋里人来人往,忙这忙那,看你顾啥的事呀?”

  常大伯觉得柳枝说的很对,只好戴上眼镜,拿起本子仔细看了半会,又挪到电灯底下看。柳枝着急地喊:“你出声念呀!别只顾自己看。”

  常大伯的眼睛离开本子说:“这是草稿,有许多改动的地方,不好看。咱这节能泡也有点小,模模糊糊地,我都看不清咋给你念呀?”

  柳枝忙说:“灯泡小了我去买个大的,村里有几家商店,一会就回来了。”她说着便出了房门,常大伯想拦也拦不住,只好继续看着。

  柳枝去不多时,果然买了个大灯泡,走进房门就说:“快换,快换,看完了再换下来,能费多少电吗。”说着又搬过来一把椅子。

  常大伯只好放下本子,脱鞋上床,双脚踩上椅子说:“把灯泡放下照手电。”柳枝连忙把手里的灯泡放在床上,把手电拿在手里开亮。常大伯先把灯头上的节能泡卸下来递给柳枝,再接住柳枝递给他的大灯泡安上,房里马上亮如白昼,把柳枝手里的手电比得一点光气也没有了。

  常大伯下来穿好鞋,拿起本子再看,看着看着就念开了。柳枝熄灭手电,挪过椅子,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丈夫念道:

  “我叫李小凡,来到这个世上度过了十二次春夏秋冬。在这十二年里,我唯一遗憾的一件事就是和别人孩子不一样,没有尝到躺在母亲怀里撒娇是什么滋味。我常常为此惆怅,为此伤感,觉得自己不如人。

  因为,早在我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时候,我的父母便为了各自的幸福而南辕北辙、各分东西了。不过,我没有体会到‘婴儿离娘命最苦’的感受。原因无非有二,其一:我们这一代人生在了有史以来,最为美好的社会里,安定和谐,繁荣富强,全国人民的生活都很幸福美满。

  其二:就是我有个年纪不算太老的爷爷,他像亲娘似的疼爱着我,像父亲似的关怀着我。母亲另结新欢,父亲打工在外,爷爷,一个单身老头管着我的一切,从天天日每的吃喝穿戴,到每时每刻的健康状态。从上学前班开始接来送去,不管是风吹雨淋,寒凉温热,从未间断过。

  我家隔壁有个姓候的女人,父亲叫她候嫂,我自然就叫候婶了。她虽然姓候,却并不太猴,对我很是同情、怜念,常常帮爷爷照顾我,爱给我讲些后娘虐待孩子的故事。什么《烙碗记》呀,《芦花羽》呀,好多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她是出于好心,为了提高我的警惕性才说的,然而,却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惧怕、憎恨、厌恶后娘的种子。

  我时时刻刻提防着,窥视着,害怕爸爸给我把后娘领回来。可是,怕、防有啥用处?该来的终归要来。有次放学回家,家里来了几个女人,爸爸也从外地回来了,我立刻意识到大事不妙,爸爸的媒事上门了。

  我当时像只小老虎似的扑向爸爸,抱住他的腿又打又哭,还连续骂他‘不要脸’。爸爸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无奈地摇着头。我感觉到我的头上湿漉漉的,明白那是爸爸的眼泪,爷爷急忙把我拉进他的房子。

  在爷爷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我明白了爸爸的无奈,自己的渺小,一个三尺小童,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车轮。尽管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极力反对,爸爸给我娶的后妈还是如期而至,我有啥办法哩?只有愤怒、仇视,整天以泪洗面,连学也不想上了。晚上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隔壁候婶的话不断地在我耳边响着:‘荞麦开花一片红,后妈打娃不心疼,白天打,晚上拧,不是鞭子就是绳,--------。’我不由得浑身战栗起来,仿佛真有鞭子在狠狠地抽打着我,疼得我嚎啕大哭。

  爷爷把我抱在怀里摇着、哄着,双手抚摸着说:“小凡,我娃别哭,有爷爷在,谁敢把你怎么样。现在的社会不比从前,后妈和平常人一样,没有什么可怕的。爷爷单身多年,深知没有女人的日子不好过。何况你爸才是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怎么能打一辈子光棒哩?家里没有女人不行,你爸没有女人更不行。你当时不能接受她不要紧,一切有爷爷哩,你该上学就上学,该吃饭就吃饭,大不了先不理她,谁能把你怎么样。”

  爷爷的手摸去了我身上的鞭痕,爷爷的话开启了我的心扉,心情平静了,人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第二天,照常上学放学,吃饭写字,我只和爷爷说话,对他们不理不睬,形同路人,家里四口人成了两个阵营。

  自从有了后妈,爸爸不再出远门打工,每天早出晚归,只在近处干些零工,家里一直相安无事。时间长了,我发现这个后妈并不像候婶说的那样可怕。我不理她,她还主动地搭理我,我有时换下来的衣裳,爷爷来不及洗她就给我洗了。我知道她这是收买人心,寻找机会,可不能放松戒备之心。时间一天天过去,她还是没有露出可怕凶相。我觉得爷爷的话是对的,‘社会好了,人的心会变的,后妈不一定都是坏人。’

  我的心虽然放松了一点,还是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时光飞逝,多半年的时间就这样平平安安地过去了。可是,又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天天临近了,眼看着后妈的肚子渐渐鼓了起来,我的心情也跟着沉重起来。

  候婶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耳边响起:‘小白菜,叶叶黄,三岁孩子离了娘,跟着爸爸还好过,就怕爸爸娶后娘。有了后娘两年整,生个弟弟比我强。弟弟上学我揹上,弟弟吃馍我喝汤,有心不喝饿得慌,------。’天哪,可怕的灾难呀!将要降到我头上。

  然而,地球没有在乎我的感受而停止不转,暖洋洋的太阳还是日复一日,照常出现。后妈的孩子也不顾我的心情而呱呱坠地,可爱好看,全家人都高高兴兴,欢喜无限,只有我一个人闷闷不乐,仰天长叹。

  孩子过满月那天,家里宾客满堂,热闹非常,主人们迎来送往,前后奔忙;客人们华服盛装,说短道长;酒席上猜拳行令,声过高墙,满屋子酒肉飘香,瑞气飞扬。端盘上菜有执事,记账收钱在礼房。所有人笑逐颜开,喜气洋洋;唯有我愁眉苦脸,爬在炕上哭断肠。

  正当我哭得天昏地暗的时候,爷爷进来了。我以为他又是老生常谈地耐心开导,结果大出所料之外,爷爷这回一反常态,竟声色俱厉地训斥道:“小凡,你已经是三年级学生了,怎么还这般不懂事?你也不睁眼看看,如今是啥社会了。家里的粮食吃不完,衣服穿不尽;国家欣欣向荣,家庭和和顺顺,谁能把你怎么样?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家庭里,谁都受不了罪,何况还有你爷爷哩。快快起来洗洗,换个笑脸出去招呼客人。

  爷爷说了几句便匆匆忙忙地出去了,我没有再哭,也没有出去招呼客人,而是坐在炕上思来想去,觉得爷爷的话很有道理。是呀,毕竟时代不同了,我不能拿老眼光看人,不能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得走出来才是。

  时光一天天过去了,果然没有人叫我回家看孩子。爸爸还是早出晚归,打工挣钱;后妈在家看娃做饭,任劳任怨;爷爷除了干地里的活而外,有时还出去做点小工;我仍旧天天去上学,夜夜写作业,上路坐车子,回家就吃饭。不管是吃饭穿衣,买纸买笔,并没有受过一点虐待和歧视。

  有一天,我早上起来上学要从爸爸窗前经过,还没走到跟前就听到后妈严厉的声音从房里传了出来。我的脑袋当时‘嗡’地一响,马上想到她一定在说我坏话,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我便悄悄地溜到窗下听着,爸爸好像还没睡醒,嘴里黏黏糊糊地说:“唉呀,我睏哩很,今天就不去了,让我美美睡一觉吧。二三月里就是乏男人的时候,少干一天没有啥,你就别吱哇啦。”

  后妈缓和了语气说:“他爸,起来吧,年轻人有多睏的,起来把脸一洗就不乏啦。咱现在得抓紧时间,不能歇,有了这个孩子负担就重啦。

  我看小凡这娃学习不错,年年都得奖哩,咱们一定要把他供出来,供他上大学,考研究生,做博士。趁这个孩子还小,花费不大,每年就要攒点存款哩,等小凡上大学的时候,咱们就不用为学费作难啦。

  咱如果现在不抓紧,往后两个孩子上学,爸爸年纪大了,家里始终离不开人,收入小,花费大,再想攒钱不容易,没有存款非受紧不可。”

  爸爸一骨碌爬起来说:“对,你真是我的好娘子呀!这话说得不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光就是要看远一点。往后,咱们的负担沉重,现在就要做好打算哩。年轻小伙子,正在吃不饱、干不乏的时候。我去,我去,多挣点钱存着,娃上大学省得看人的脸。”

  我心灵深处的阴影完安全没有了,眼睛里的泪水却滚滚而出,这回是感动的眼泪,是幸福的眼泪。当爸爸打开房门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站在后妈面前一个劲地擦眼泪,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后妈把吃饱奶的弟弟放在床上,惊慌地看着我问:“小凡,你,你怎么啦?快,快去上学吧。”

  忽然,一股激情竟使我无法控制,扑过去大叫一声“妈嗳——”后妈答应着把我揽在自己怀里说:“小凡,乖,我娃别哭,你真是妈的好孩子呀!”她自己的泪水也掉在了我的脸上。我感到幸福极了,一股暖流迅速遍布全身,传到四肢,使我紧紧地抱住她不肯放手。

  时间,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刻钟,便打开了长期禁锢我灵魂的大锁,看到了前途一片光明。就是那珍贵的一刻,使我的内心世界春暖花开。”

  常大伯读完这篇作文,自己心里在默默沉思,不用对照,这篇作文真是小凡写的。这孩子不简单呀,小小年纪竟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叙事清楚,层次分明,感情逼真,文笔也很不错,比他爷爷强多了。

  柳枝听了后说:“这娃写得真好,把我都听得落泪了。我看你们这是脉气的事,你能写,爱写;你祥合写的那封信,一般人也办不到。小凡更不简单了,碎碎个娃就能写这么好,将来一定比他先人有出息。

  我听他写这作文,里边好像有真有假,不完全符合事实,是不是有说谎的嫌疑?学校不是经常教育孩子不能说谎吗?我担心-----。”

  常大伯打断她的话说:“不用担心,作文不是写正史,不一定都要写真人实事,故事可以虚构吗。只要编得合乎逻辑,顺理成章,情感逼真,不在其有没有那种事。那么多小说、电视,不都是胡吹冒谝哩,谁会去考证它的真实性。小凡还没上中学,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真不简单,并没有抄袭的嫌疑,我看比那些优秀作文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他是怎么想出来的,真是孺子可教也!他这一等奖没有问题,我一看就放心啦。”

  柳枝说:“你一说我也放心啦。写作文就跟编故事一样,允许胡吹冒撂,怪不得现在的电视剧吹得不沾边,尽是些少天没日头的事,手一张啥都能来,挥一拳能把山打垮。咱不说了,快睡吧,明天还要干活哩。”

  柳枝说着把电视关了,二人上床,熄灯睡觉。常大伯躺在被窝里久久不能入睡,脑子里一直想着小凡作那篇文章。觉得他写出了过去的实情,歌颂了现在的社会。文章里的几个人物,安排得恰到好处,情节贴合实地,通篇有条有理,内容紧跟主题;语句通顺流畅,用词也很恰当,这小子写得实在不错。现在的社会,后妈的确不可怕了,过去那种虐待前妻孩子的悲剧,永远不会重演啦。生长在现阶段的孩子们,真是有福极了!  正所谓:

  今天孩子福分大,有了后妈不可怕。

  生活富足无虐待,素质提高少打骂。

  前进社会新事多,莫给小孩讲老话。

  少年作文获大奖,将来才名扬天下。

  第二天一早,常大伯又到小坟岗上,投入到紧张繁忙地工作当中。天将过午,二蛋开着小车,从县里把玉柔和杏花母女拉了回来,常大伯家又热闹起来了。每天车来人往,生气盎然,先是本村的乡亲拿着挂面鸡蛋、糕点食品,干馍黑糖、水果奶粉来看月婆;接着就是远点的亲朋好友,一家接着一家,就连省城里的弟弟妹妹,侄子侄女,也都陆续赶了回来。常大伯和玉顺两家天天有客,几个人忙得应接不暇。

  果品厂投产不久,祥合一时也不敢离开,常大伯只好把小坟岗上的工作全部交给村里的乡亲们经管,自己在家里专门招呼客人。好在看月婆的都是来去匆匆,近处的很少有人吃饭,招待也就是平常的烟茶瓜籽,不用备席设宴,花费不大,也没有多么太麻烦的。

  家里看月婆的高峰期过去以后,小坟岗上的草莓也渐渐接近尾声。五月份即将过完,六一节就在眼前,地里绿色的麦田开始变黄,快要开镰。

  凡是经常大伯垫着水费,劝解着浇了地的麦田长势喜人,麦穗颗粒饱满,高产已经十拿九稳啦。大家对常大伯无比感激,主动上门还了给他们垫的水费,并说了许多感恩戴德的肺腑之言。

  没有浇地的那些麦田也没有等来开发征地,有麦子只是稀稀拉拉,就像秃子头上的头发。细细的麦秆上挑着苍蝇头似的小麦穗,不收,种麦的投资白撂啦;收吧,恐怕连收割机的工钱都不够,还得多赔点。

  他们有啥办法,只能躲在自己家里后悔不迭,咒骂那些传递消息不准的人。还有那些栽了树,打了井的人,有点麦子也不好收,收割机进不去,能进去的也嫌麻烦,不愿割,麦熟了还得操起镰刀来,再熬辛苦天。

  村民们有的喜,有的脑,有的高兴得不得了;有的怨,有的吵,有的拍手直叫好,叫你浇地你不浇,只想空里赚钞票。

  不过,那些没有浇地的人,后悔、怨恨只是一时,人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来源,一料庄稼收不收,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人家还是该吃照常吃,该喝照常喝,土地种不种,比谁都快乐。可是,对国家的国民经济来说,这么多土地没有一点收入,那就太可惜了。

  这样的事虽然无关痛痒,常大伯在群众心目中的威望更加巩固,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知名度,增强了号召力。再加上果品厂生产顺利,第一批果汁饮料投放市场很受欢迎,县里领导开始重视这家新生的农民企业。县长、书记几次亲临指导,表示全面帮助,大力支持。那两个栽草莓的记者也赶来送照片,还挂了几个同行凑热闹、写报道。渭北果业有限公司在开放搞活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名声大震。常大伯的声誉空前提高,这个刨了一辈子土窝的老农民,也成了名重一处的风云人物。

  北辰星拱,不光附近群众相信常大伯,都愿意跟着他干,还有一些出外打工的年轻人,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技术人才,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真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事业蒸蒸而上,前途一片明亮。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他们父子之间却很难统一口径。

  从省城回来的亲戚带来了重要信息,说开发南路那家外资企业,不老公司,可能要被驱逐出境。祥合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万分,只想着怎样占领那个超级阵地,把果业公司全面发展起来,走向全国,打入世界。

  常大伯则无动于衷,认为咱们没有那么大的胃口,不能野心太大,必须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如果学校耍不开,就在外面的空地上扩建一点。

  玉顺支持兄长的观点,说祥合眼高于顶,办事不能贪大求洋。老关却支持祥合,认为要干事就该昂首阔步地大干猛闯,不应该畏手畏脚、怕这怕那。果品厂里的员工有的支持祥合,有的支持常大伯。

  祥合不顾父亲反对,竟一意孤行,志在必得,放下手里的工作东奔西跑,四处打探消息,还上省城去了几次。结果就跟猴子捞月亮似的,看得见,摸不着,根本没有抓住的可能。自己碰了个鼻青脸肿,只好灰心丧气地跑回来老实工作,这次的父子对抗赛,总算不了了之啦。

  原来,人家不老公司实力雄厚、善于活动,并不是任谁拿捏的火晶柿子。没用多大的劲就把掌权部门活动得形成了两个阵营,一个坚决驱逐,一个强烈保留,开始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决议很难形成。渐渐地保留派占了优势,驱逐派被分化瓦解,剩了少数人也就独木难支啦。其原因很简单,因为,掌权者退休了都有工资,也想长生不老,试试这一续命良药。

  不管人家的症结何在,祥合是知难而退啦。这次父子之间的争论也平息了。时隔不久,新的分歧又出现了。两个孙女的满月将至,祥合和杏花觉得事业已见成效,主张轰轰烈烈地大过一场。

  常大伯则认为事业虽然初见成效,也是刚刚步入正轨,问题还很多,困难也不小。县上领导虽说大力支持,银行贷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咱们能不贷尽量不贷,能少贷尽量少贷,银行的钱不是白用的。

  果品厂准备开发新产品,还需要用为数不少的周转资金;小坟岗上的草莓已到后期,接着要上几批肉鸡,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咱们给娃过满月的花费能小尽管小,意义都一样,他从来都不主张铺张浪费。

  柳枝支持常大伯,杏花支持祥合,四个大人的家庭也形成了两个阵营。玉顺和玉柔努力劝解,祥合总算不再坚持己见,杏花嘴上不说,心里不乐,免不了从脸上流露出来。

  柳枝看到这种情况就对丈夫说:“咱还是不要管了,他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去。你别细发啦,指望咱们能活几天,往后都是他们的。”

  常大伯则坚持着说:“我只要一天不死,就不允许他们胡糟蹋钱。给娃过个满月,大小不是一样的,刚把讨饭棍撂了就不会过日子啦。我经常反对别人过事浪费,到自己家里就不行啦,这事我绝不让步。”

  就在这个时候,桃花从县城回来啦。刚到家就给公公说账务的事不要另找别人,她哥的娃再有一个月就能回来,自己回家帮他管理财务,在这一个月期间,她会抽出时间,两边料理。当她知道大伯家为过满月发生不愉快的事后,马上过去给杏花做思想工作。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柳木钻牛角,一物降一物,不知桃花是怎样说的,一会儿就把杏花的思想打通了。通啦是通啦,办起来却由不了人,正是:常人过事节省好,名气大了不得小。要知此事怎么过,再看下回便知晓。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44/44703/501903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