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医道风流 > 三十一 茶歇台边

三十一 茶歇台边


更新时间:2012-06-21

        学术界里竞争表面上没有商界政界那么激烈,但如果知道内情的话,其实也是非常恐怖的。简单的想想,如果哪位教授专家学者更有名望,那么他就能获得更多的课题经费,及其他一些奖金。这是利。两只狗都能为一根骨头打架。这话虽然很糙,比喻也不是很恰当,但事实上就是如此。国家的经济总量就放在那里,从中拿出多少钱投入国防,投入教育,投入卫生事业,这个百分比不是很固定,每年的人民大会之前可以讨论,商定,争取等。但对于医生而言,卫生经费中的科研费用是固定的,某教授拿走了100万,那就是真金白银的少了100万。所以就产生了竞争。卫生部的大佬们想怎么花钱,想把钱投给谁,怎么考虑。就是考虑谁更能为我们国家的卫生事业做出贡献,谁能为这些大佬们取得更多政绩。那怎么判定,名望,就用这个来判定了。而名望怎么产生,日积月累吗?不是的,比如一个基层医生,每天工作的像老黄牛一样,兢兢业业,看好了很多病人,服务了很多病人,在某个地区,有很大的名望。不好意思,这个名望不算上面说的名望。而同时有个医生,在京城某大医院内,平时也不见多忙,但运气不错,手上来了一个某大佬的儿子或某名流的爸爸或某高官的太太或某显贵的夫人,看好了,哇塞,大佬名流高官显贵在某个酒会或某场高尔夫上一碰,偶尔一说起,这名望就大大的,这个名望是上面说的名望。所以这个世界还不是一个很公平的世界。所以几乎所有的医科大学毕业生挤破脑袋也要留在大城市的大医院。

        而专业会议,比如肿瘤界的csco年会,也是一个涨名望的好地方。也不仅仅是涨名望,还是打击别人名望的好地方。没办法,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雄一雌,但京城的说自己是雄的,你沪江的是雌的,沪江的肯答应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每年可怜的卫生经费,其中要扣除偏远山区的口粮费,要不得不出的急救设施购置维护费,等等杂七杂八,然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心血管呼吸神经消化这么一分,分到肿瘤病学上面就急巴巴的那么一丁点儿了,所以就算你不去争,但如果你有名望了,别人也会去与你争,江湖,无所不在。

        有人纯真的说,那我不去争这些经费,我赚我自己的私底下的钱不好吗?比如我赚我走穴的钱,我每个周末跑到基层医院去走穴,拿这个也很不错哦,或者我赚药品回扣钱不好吗,只要病人基数够大,我回扣不是多多吗?或者我当外科第一刀,天天收红包。这样的话就真的应了那句很傻很天真。首先,大家也不说你什么违法不违法,违纪不违纪了得事情,就这样说吧,你想去走穴,你想收回扣,你想拿红包,那么谁给你,谁愿意给你。你总该要有名望吧,你有名望了,病人会像蚂蚁闻到蜜糖味一样紧紧粘着你,也会像鬣狗闻着腐肉味紧紧跟着你。就算想去违法违纪,你也要先出名啊。政府大院里天天送报纸复印文件的小吏想**可能吗?要想**你先得要有点权。

        王京以前是不理解的,后来逐渐的成长,省年会去得多了,看得多了,所以对csco年会上的京城沪江双方斗得难解难分的情形就理解了。谁名气更大,谁合法的收入更多,非法的估计也多,不过合法的拿的多了,可能非法的就不愿再去拿了,这与做官有点不一样,而钱多了,房子更多更大更漂亮,家里女人水准也高,如果不高怎么办,换一个或者再养一个呗,傻得,这还要问。就想某大贤说的,在无节制的私欲面前,一切束缚都将被挣脱。

        沪江上午攻击京城,表面上看京城的侯宇涵似乎搬回来了,但其实大家都知道,侯宇涵吃了一个暗亏。首先他的专题报告没人重视,没人在乎了,大家会说,哇,原来中间有这么大一个漏洞啊,就取不到做专题报告应有的效果。没有扩大他侯宇涵更大的影响,名望上似乎没见上涨,而隐约有那么点下降的小趋势。其次,沪江那边邵星云扩大了影响,全国搞肿瘤的顶级人物就那么几个,你邵星云上去了,不就是我侯宇涵下来了吗。自己以前一直压着你,这次大会也抢到主会议厅,没想到你小子还行,值得做我的对手。

        同时侯宇涵在报告结束后,痛批自己手下:“你们怎么搞的,怎么能让可以手术的病人入组呢。”

        手下无辜的回答:“老板,这可是您说的,这个是什么司长的爱人,这个是什么董事长的妈,有美利坚这么好的药,自然要先给他们用了。”

        侯宇涵没办法,是的,这药说是中国第一次试验,但其实在外国,都已经在试验了,而到了国内,面对这些大佬名流高官显贵,你要获得更好的成绩,只能上更好的药,而这个国外新药就是最好选择啊,入组指征自然就放得开了,在华夏国,有钱有势有权的人总能比普通人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

        兰花厅一下子涌进一倍以上的人,显得非常嘈杂,邵星云很兴奋,很于是拖延了下茶歇的时间,这是涨名声的大好时间啊,草草结束怎么行。

        京城这边自然有不满的,也混进去了。在开始提问的时候,一个来自京城的医生就起来发问:“邵教授,您好,我这里有点小小疑惑想咨询下您。”

        这话说的很客气。伸手不打笑脸人,邵星云教授赶紧也笑呵呵的说:“这位同道别客气,你尽管问。”

        京城医生话锋一转,就问:“邵教授,据我了解,西妥昔单抗是人鼠杂交细胞克隆分泌来源的单分子抗体,而贝伐单抗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纯人细胞克隆分泌来源的单分子抗体,请问二者有什么差别。”

        不到10分钟,京城也发力了。的确,在基因工程中,由于各种限制,纯人细胞克隆存折很多风险,试验极少成功,而获得成功的产品因为纯人细胞特性,也就极少发生排异反应,换句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药品不良反应要少很多。

        “这,”邵星云也被梗了一下,自己年初知道京城侯宇涵获得国外药品大公司支持,开始进行贝伐单抗的试验之后,自己立即也找了另外一家国外大药品企业,获得西妥昔单抗在华夏国的临床试验资格。但西妥昔单抗的天生缺陷自己也知道,于是转念一想,说:“西妥昔单抗的发明创造是一个伟大的举动,也可以说掀开了本世纪肿瘤治疗的新篇章,在美利坚国,这个药物获得了美利坚fda的批准,开始进行3期试验了,我相信,随着基因工程的深入展开,以西妥昔单抗为代表的单分子抗体药物也必将为我们肿瘤治疗带来更美好的希望。”

        (作者注:西妥昔单抗在美国是2004年才开始3期临床试验的,这里为小说情节需要,提前了2年。)

        应该说邵星云这种外交辞令式的转移话题的回答说的不错,如果别人跟他没仇没恨的,这提问就这么过了应该,但京城医生显然不会这么善罢甘休,而且似乎做好了准备,继续发问道:“邵教授,我前几日碰巧看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面提到了西妥昔单抗,说因为免疫排斥反应,这个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率很高,严重皮疹,水样腹泻等等,因此很多病人不得不中断了治疗,是吗?”

        邵星云既然能做专题报道,自然有他的三根葱,不紧不慢的说道:“是药三分毒啊,那种药物又敢说自己完全无毒无副作用呢,这位同道提醒的很对,西妥昔单抗是有一些副作用,我们也正在做一些统计,但是大家请看,治疗后疗效统计表,无症状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各位同道,这个数字,晚期大肠癌术后患者,我们搞到了19个月的无症状生存,我不是自夸,这个数字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

        又是一个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近几年新药疗效确实不错,戚务实想,要是我东江肿瘤医院也能获得这些新药的试验该多好啊,可惜庙太小,有钱的香客看不上,不过等会王京报告一做,嘿嘿,看你们还会不会忽视掉东江。

        那京城医生依旧不依不饶,“邵教授,我很想知道,西妥昔单抗,我们华夏人对这种药物的反应如何,就请您公布下药物不良反应率吧。”

        “不好意思,这方面我们正在统计,而且我们同外国公司签订有保密协议,暂时还不能公布这些。先到这里,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不要打乱大会日程安排嘛。”邵星云赶紧找个借口脱身。

        在茶歇处,邵星云碰到侯宇涵,两位宗师级人物立即热情的打起招呼,似乎刚才双方的唇枪舌剑完全没发生过一样,“侯老板这几年鸿运兆头,春光满面啊,恭喜恭喜,果然是天子脚下,京城名人啊。”

        “别介,跟邵老板比,那真愧不敢当啊,谁不知道长江三角商贾云集,有钱人都到沪江看病啊,赶明儿兄弟也要去去你那边讨碗饭吃,邵老板要收留兄弟哦。”

        大医师大教授互称老板,在华夏国现在是真实的存在,不是笑话,也不是造谣,因为这些老板手里掌握着天价的科研经费,下面博士硕士吃饭穿衣都依赖于这些老板,跟那些开公司办企业的老板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就是“工人”的学历天差地别啊。

        听着侯宇涵还有南下的口气,邵星云也很不满意,词锋上也不能弱了口气,于是说:“哪里哪里,兄弟我也想去京城里见识见识,长长世面啊。”

        “行的啊,邵老板哪天来了,兄弟我一定要你到处转转,三里屯的女人性格开放身材火爆,包邵老板满意啊。”

        王京在茶歇处恰巧听到了这么一场壮观的交锋,不过这些大神大宗师在心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了,正巧肚子也有点饿,毕竟10点多了,于是去夹一块提拉米苏蛋糕。茶歇处人来人往,吃东西很多,提拉米苏蛋糕味道不错,于是就剩这最后一块了。在王京伸夹子去夹的时候,邵星云也伸过去夹,两人的夹子碰到了一起,邵星云很生气,这小年轻谁啊,居然跟我抢蛋糕,难道不知道我邵星云,沪江医科大夫附属肿瘤医院的,国内肿瘤界的大宗师。

        侯宇涵看到这情景,笑起来,说:“还是这巧克力慕斯蛋糕好,没人抢。”

        王京于是放下那块提拉米苏蛋糕的,夹起一块巧克力慕斯蛋糕,对侯宇涵说:“谢谢侯教授指点,我也很喜欢吃巧克力。”

        邵星云见状也不好意思再夹这块提拉米苏,也夹起一块巧克力慕斯,说:“我也尝尝巧克力慕斯。”

        这时走来一人,径自夹起那最后一块提拉米苏,还自顾自的直接往嘴里塞,旁若无人还滋吧滋吧说:“既然你们不吃,那我就吃了,味道还真不错。”

        邵星云看着这人,生气的说:“武昌闹饥荒啊,需要吃的这么快吗。”

        那人回话道:“武昌跟闹饥荒也差不多了,好病人都跑京城沪江去了,饿死了哦。”

        这时侯宇涵也说:“章老板如果都饿肚子了,那武昌真的很惨了,可惜隔着秦山淮水,我这边就想送些病人过去都不能,就算真要送,从津门出海绕长江上去,病人也都在沪江被截胡了。”

        原来这抢提拉米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两派半的武昌华中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章泽天。而侯宇涵这话暗里藏刀,就想挑起武昌沪江的不和来。不过章泽天心知肚明,已经从地缘论,沪江的确抢了不少病人,但飞机有了之后,京城沪江都在抢,两者是半斤八两。

        邵星云自然不能放任侯宇涵这么挑拨,说:“章老板在华中一带,那就是神医一般的存在,只要这华航的飞机少飞几趟,这病人就不用我们担心了。”

        章泽天不理会这2人打机锋,由他们斗去,转过话题,对王京说:“这位小兄弟很不错哦,我们几个老头子聊天,你在边上,也不见俯身哈腰的恭维样,比刚才走过来的几个强多了。”

        刚才走过几个人,想来茶歇台拿东西吃,但看到大神在这里,有的直接不敢过来,有的小心翼翼的哈腰,拿了东西就跑,唯独王京,把他们当平常人一般看待,在边上若无其事的往嘴里塞东西。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1/11554/35446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