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医道风流 > 十二 欣欣向荣的局面

十二 欣欣向荣的局面


更新时间:2012-07-05

        算上集美与京城,王京在外面呆了2个星期多,回到东江,发现很多事物都有一些小改变了,世界变化真快啊。

        王京的二病区更是熙熙攘攘,普通病床,vip病床都住满了,走廊加床也加了5个,再多王京就不加了,因为地方就这么点,人手就这么点,太累,忙不过来,医疗差错的发生率会上升,病人满意率会下降。

        针对那些因为二病区搞了vip导致总住院人数下降,而不肯医治更多人的指责,王京也照例是不理会。因为你越反驳,对方越起劲。而这件事情上,王京的做法的确是有点说说的。

        但王京想,搞了vip,收入上去,医生护士奖金多了,大家做事的干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足了,这无论说道哪里都是一件好事。比如赵钱孙,以前讨论手上指甲油都能讨论个一个下午而不停,你跟她们说,护士不能涂指甲油,她们照样阴奉阳违。现在,很自觉的剪掉留了很久的指甲,虽然说起八卦消息来还是叽叽喳喳,但护理工作可是全都做到位了。

        又比如,以往排班让年轻医生留院做24小时住院医师,基本上都是溜掉的,现在别说排到的,没排到的平时加班也是加到很晚才回去,因为什么,因为有了盼头了,在王京身上,大家都想通过努力,成为王京一样的医生,有名,而利更是已经拿到手了,10月份,低级住院医师的奖金都达到5000以上。所以,认真学习蔚然成风,而在医院内一边观察病人,处理突发情况,随手查阅肿瘤相关知识的书籍与杂志,留院是最好的选择,离开医院,就会被琐事所累了。

        在王京带动之下,二病区的论文发表也直线上升,而且与别的地方不同,王京一再告诫自己手下,不要花钱买论文,不要去做在那些二流三流杂志上,通过汇钱买“版面费”之类的事情去发表论文,来给自己评职称获得必要条件。王京只让手下在一流杂志上发表。以前这是很难的。道理很简单,僧多粥少。比如华夏肿瘤学杂志,作为一本一流杂志,是国内医学i级期刊,肿瘤学方面核心期刊,很多人投稿发表的,而杂志一年就12期,每期64页,还有被一些巨头的一些综述类文章占据主要版面,充其量不过400-600篇论文,竞争多大啊。但王京不是口头坚持,还给予事实上的支持,李小明发表一个《转化癌基因疗法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周小军来一个《晚期胰腺癌患者应用转化癌基因疗法的前景展望》,吴晓红则是《十五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转化癌基因疗法的治疗体会》,甚至赵钱孙等人也有王京专门指导的《转化癌基因病人护理体会》这样的文章发表在《华夏护理学》杂志上面,然后投稿上面,一个给《华夏肿瘤学》杂志,一个给《临床肿瘤学》杂志,一个给《实用肿瘤学》杂志,然后还有《肿瘤防治研究》,《华夏肝胆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太多太多了,i类期刊中有关肿瘤的就有20余种,对于整个华夏肿瘤界医生而言自然太少,但对于王京的二病区而言则足够了。这样,人人有论文,大家评职称,大伙儿开心就是当然得了。

        有钱,有职称,前景一片光明,二病区的面貌自然焕然一新,所以王京离开二星期刚回来后,差点认不出自己病区来。自己病区私自贴钱雇了4个清洁工打扫病区卫生,医院内别的病区都是医院请的一个,自己病区内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病人脸上也是一片祥和,别的病区内恶臭,嘈杂,人声鼎沸,如同菜场。王京很满意这一改变。

        然后,扩大试验的课题也有一个初步定论了,超过7成病人治愈,剩余3成肿瘤方面应该也可以说治愈,但因为开始治疗太晚,肿瘤对机体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比如一些骨折病人,一些颅内高压影响神智的病人,一些经过放疗合并有严重肺纤维化的病人,这些病人由于机体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最终疗效定为好转。

        王京从此,名声传开,前来求诊的病人络绎不绝,前面王京不在东江,那些病人的家属们都每天过来打听“王大夫回来了没?”得知王京回来消息之后,二病区的门槛有被踏破的风险,人多的有点恐怖了。这一改变,王京既满意也担心,满意的是自己得到了认可,担心的是自己毕竟精力有限,不能全部收诊,势必对一些病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不过也没办法,就算自己能看所有东江的病人,那南越其他的呢,华夏其他的病人呢,世界范围内病人千千万,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了。

        但其实王京也明白,自己的病人是被选择了,社会就是这么不公平,一些有关系有背景的病人通过各种关系得到王京的医治,而没钱没势的人早上4点去排队,排了3小时的队伍到挂号窗口,得到“王大夫的号已经没有了,不能预约,明天请早吧。”这样冷冰冰的回答。粟老也是享受了特权,而且是非常大的特权,2星期王京只为粟老一人服务。所以社会不公现象不是王京一人所能改变的。王京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能接触到的范围内努力解除人们的病患罢了。

        而且医疗资源不公也不仅仅是王京一件事上,比如有的人有社保,有的只能自费,有的看病不花钱,有的没钱看病,再引申到全社会,太多了。比如华夏国有个高考制度,这个制度是非常夸张吓人的。为了高考,人性被扭曲的不成样子。穷苦学生的教室里贴着“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官二代富二代吗”,有的家长为了孩子高考复习不被青蛙噪音干扰,居然把一水池青蛙全部毒杀,而高考录取地区不公,更是让人嗔目结舌,一个湘南省民工在沪江工地上遇到一个京城工程师,通过聊天发现,当年2人同时参加的高考,民工考了550分,但在湘南落榜了,京城工程师考了400分,被一个大学的水木工程系录取,然后2人的人生差别从此越来越大,命运让他们都来到沪江,在这个工地碰头,不过一人是顶着酷暑施工的民工,一人是拿着图纸在施工现场动口不动手的工程师。这些王京是个医生,顶多评论下而已,却不能改变什么,王京下定决心,总有一天,华夏国内,别说全部不公,那样大海口没必要夸,但看得见的不公应该全部被消除。

        对比vip房的住宿费,一晚400元,后来500元,10天才5000元,真是小意思了,有钱人完全不在乎了。转化癌基因疗法的治疗费也水涨船高。一个病人4万,5万,10万,20万,50万都有了。这里王京耍了一个小滑头,因为这个疗法是王京说了算,于是他看了下人,有钱的,他说治疗很复杂,治疗费要多,没钱的,治疗费也多,但是王京说搞慈善,可以减免。不能说少,这样会让出的多的人心里产生不好影响,但慈善减免会让这些人产生王京水平高,医德更好的直接感受来,可谓一举二得。

        而王京一方也的确需要钱,高质量的治疗护理,需要大家全身心的投入。你用什么“为人民服务”这样空泛的道理只有一时,而不能一世延续。一个月奖金5000-30000这样的高数字保证了这一点。这样粤南省最近提出的一个“高工资养廉”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毕竟,要是一个人的周边事情都不能解决,他怎么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呢。而且王京觉得自己给的还是少了,以后还要增加,因为东江的房子已经达到2万多一平方米了,市区部分好点的房子,3万4万一平方米都有。这样买个100平米,就要200多万,对于奖金5000的低级别人员,1年10万要20年,华夏人讲究个安居乐业,你安居都安居不了,怎么乐业啊。不过有个奔头,只要努力,勤奋刻苦,要是奖金一个月到3万,算上工资及其他福利,那一年就有40万了,那买套200万的,还不是什么问题,不过人都是贪心的,恐怕那是眼里就是看中500万的豪宅了,这是后话,这里不提也罢。

        这样一来,二病区一副欣欣向荣的局面算是彻底形成了。其他病区也有怨言,因为红眼病是华夏人的通病,看到别人好,首先不是思考自己为什么差,而是怀疑别人手段是不是黑先。仇富,这是一个社会心态,一定程度上也颇有道理,因为很多例子都说明第一桶金是黑的带血的,而官员们更是与权力换金钱离不开边。不过王京这里处理得还算好,经济上不能帮什么忙,不然全院都发这么多奖金,院长书记不是要把自己杀了不可,哪里去搞钱啊,学术上倒是可以牵线搭桥。王京的课题广泛邀请外科放疗科等同事参加,大家也非常高兴,毕竟天上掉馅饼,白白得了这么一份功劳,评职称等方面优势更明显了。所以闲言闲语就少了不少,偶尔几个抱怨的,边上人立刻反驳“有本事你也搞个转基因疗法出来啊,恐怕你搞出来,我们连西北风都没得喝了,人家王京好歹在课题上都署上我们的名字。”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1/11554/35446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