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秘密之守护者 > 秘密之守护者 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秘之境

秘密之守护者 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秘之境


  他活在一个没有任何隐私的世界。参加组织生活,接受组织内外一切群众的监督,他就像圈子里所有人一样,活成了带着统一标准面具的透明人,按着所有人想要的样子说话、微笑、走路、吃喝、打招呼、汇报工作,被人捧着,也被人算计着。没人在乎他心里到底想什么,进了圈子,就该是圈子里的标准活法,就像每年成了惯例的工作报告,圈子里的人就该一眼看到底,所有人都明白。

  所有人都明白,圈子才会安全稳固,这是生存法则最基本的东西。标新立异,个性鲜明,那是圈外人士的生活。圈内人士要想留点自我,那就得偷偷摸摸避人耳目。这个区域的开发商摸透的就是这类消费群体的心理。

  看房,是一对一的预约和介绍,没有售楼部,只有隐秘的私人会所。不问身份,只要手里有规定数额以上的银行定期存款证明,哪怕穿着背心拖拉着人字拖,也是会所的贵宾。没有资产证明,就算是开着宾利架着直升飞机,对不起,恕不接待。

  陈安当年看中的就是这个开发商简单粗暴的销售方式。没有人挤人的人为制造的日光盘现场,无需和陌生人一起在样板房里碰面。一个电话,专门的司机,没有闲杂人等的目光,封闭的私人会谈室,这才是真正的上流人士的等值服务。

  经济增长几十年,这是唯一让陈安感到满意的地方——金钱不是万能,金钱却能买到让人满意的隐私和安静。

  “这个开发商倒是真正的生意人,会识人,会选客户。现今的社会有钱的人一抓一把,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就像真假美猴王,外观一模一样,很难摸清底细。看个房还要银行存款证明,嗯,这可就挡走了一大部分披着有钱人外衣的六耳猕猴。”

  萧玉听陈安讲起买房的经过,来了兴趣。货卖行家,真正的生意人永远不会急功近利,逮住一个卖一个。特别是这房地产生意,房子卖出是生意,后面的服务更是细水长流的稳定的好生意。就好比卖锅的和卖米的,卖锅是一次性生意,看起来总价高,卖了也就结束了;卖米的外人看着琐碎进账少,架不住人天天要吃,算是来,倒是卖米的生意大过卖锅的市场了。

  果然是个商人!陈安见萧玉面色开始好转,说话也活络起来,总算松了口气。

  “你倒是说说这开发商高明在什么地方呢?”陈安站起来,开始收拾桌上的餐具。

  陈安熟练地在厨房里清洗物什,那姿势让萧玉陌生而好奇。

  传统家庭里出来的江浙男人,进厨房,这是要被别人笑话的。刚结婚那些年,每次陈安跟在自己后面进厨房,都会被同住的婆婆叫出来。次数多了,他嫌烦,她嫌闹,索性,他不进厨房,她也不在意。慢慢地,萧玉居然忘记了陈安处理家务的样子原来和他的长相一样,斯文细致。

  “有选择的权利这是成功人士的标志之一。这个区域的开发商自设门槛,拥客户标准的游戏规则,这点上,证明这个开发商客户群体明确,并且有足够雄厚的实力支持其进行选择。这是个有梦想,打造财富桃花源的高人。”

  “何以见得?”

  萧玉眼光独特,总能看懂一般人看不清的真相。这样的谈话轻松有趣。

  “国人的财富不外乎三种颜色,清白、黑色、灰色。看个房需要提交如此巨额的银行正式的资产证明,黑色、灰色的人群已经排除在外了。这年头,黑色、灰色洗白也是有痕迹可查的。这一招已经基本确保了购房者的背景清白。

  看这区域的格局,不是十五年内的楼盘。十五年前能够符合开发商条件的购房者,绝对不会是普通的商人和炒房客。就算退回十五年前的房价,能够买下这儿的业主一定是精英中的精英,真正上流社会的顶级人才。

  与这样的业主做生意,这开发商的眼界可不是一般的水平。”

  精英中的精英,真正上流社会的顶级人才,萧玉对购房者的评价让陈安心里很是舒坦——他就是购房者,妻子的评价就当是对自己的评价,感觉还是蛮受用的嘛。

  陈安脸上的得意之色没有逃过萧玉的眼睛。

  “我可不是说你。我说的可是开发商。说回来,南面城市地处版图的边缘,远离京都和魔都,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金融中心,上流社会的社交需求偏重热闹乡土,算是大杂烩,可没有那两地社交需求张扬和精致。那两地的名流也不会跑到这史称瘴疠之乡蛮夷之地的边陲来私人聚会。即便是家人度假,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国外的别墅可比这儿更理想。虽说此地别墅不到百席,如此高端定位,要想生意不亏本,倒也是考验开发商的实力和智慧。”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你说的倒也是实情。这区域有一段时间倒真是差点烂尾。幸得高人指点,方成现在的神秘之境,有钱也难买一席之位呢。”

  收拾好厨房,陈安领着萧玉到花园里散步消食。

  “你看,这就是星空泳池上方的鱼池。”

  沿着人工水涌走了有了一会,陈安指着木亭一侧的水池说道。

  南面靠水的房子在早春的夜晚显得昏暗迷蒙。花园的落地式景观灯光线柔和宁静,视线范围之内的景物有着湿漉漉的潮气。

  南面的湿气不像北方的潮气,那时沿着墙角往上回水,这儿的潮气可是含在空气里,似乎手掌往空中随便轻轻拍拍,就可以拍下几两水似的。

  “回屋去吧。”萧玉不喜欢这样的感觉。从事精细化化学品研究,南面城市的湿度对她绝对是个极大的挑战。为了摸清楚湿度对材料和工艺的影响,她坚持记录实验室和车间的温湿度五年,算是总结出了一整套应对的办法,成了解决这方面问题的专家。

  可以应对,还是不喜欢。

  “好。”陈安看了一眼妻子,转了身。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9305/19305541/5649844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