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南宋第一神仙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惊变

第一百二十四章 惊变


还有一天就是除夕了,政事堂的官员得到三司递交上来的年终总结,众人沉默不语,众位宰执分别将这份文案看过之后,没有丝毫的交流,只剩下一声长叹。ap;

        不是太差,而是太好了,岁入一亿一千万贯,较之去年增长了大概四千万贯,比孝宗年间一亿贯的峰值都还高出一千万。

        能有这份漂亮的财政报表的原因,无他,一个名字,赵峥。

        绍定三年,广东屯田两年,共得七十五万亩,除去支出给流民的口粮,共得近三十二亿斤粮食、三十四亿石粮食,足够五百多万人一年的口粮。这多出的三十多亿石粮食尽数归于官仓,光是这笔功绩就足以让两府宰执名垂青史。再加上,海带紫菜的普及以及养殖技术的展,民间沿海种植的难以统计,光是官方的养殖场就收割近亿斤海产品,这又是一条活民无数的功绩。

        朝廷专营玻璃、香皂、香水还有氮肥,与南洋诸国以及朝鲜日本往来密切,足足获利二千多万贯,要不是白云宫有意控制产能,加上南洋最近海盗频起,致使过往商船多被洗劫,致使民间出海谨慎,否则再多出一千万贯进项不成问题。

        再加上赵峥为朝廷指了两处铜矿,两处银矿,三处铁矿,让朝廷又凭空多出一千多万贯,北方又扩地数州,上缴赋税,有增加了几百万贯,今年的财政困难大为缓解,以目前的趋势不出两年,朝廷当能填补亏空,还略有盈余。

        但是引领这一切的人,现在却在流放途中,这世事无常,不就是这么一回事么。

        要是没有那次湖州之行该多好,这一切或许就不会生了,湖州,果然是块恶地。郑清之如是想到。

        如果说赵峥带上刑具,流放梅州时还有余地可以商量,今日朝堂之上,官家的态度。则让宰执门意识眼下局势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皇上已经开始厌恶他们了,国师的道学已然成了气候,加上官家支持,这儒学一脉岌岌可危,绝对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情。在这里他不禁在心里叹道,国师简直不是人,以他一人之力,足以支撑起整个道学的繁荣,不需别人添砖加瓦,这道统之争,比生死还大,两府宰执子这个问题上比大宋绝大部分都看的远。

        而且以在民间流传的那些小道消息来看,皇城司手里想必捏有他们大把的证据。无论是为了整个文官集团,还是他们自己。现在都已经没有退路。

        两府相公,沉闷一个上午,互相都不理睬,待陈贵诚交完差事,其他宰执默契般的押后,将陈贵诚排挤出圈子,独自商议。

        陈贵诚不屑一顾,土鸡瓦狗之辈,不足挂齿。

        ——

        两府相公待陈贵诚走后,其余人心完全没有表现的那般镇定。薛极缓缓开口:“真的要如此吗?只怕后世青史斑斑,我等亦如操莽之辈,留骂名于后世。”

        作为经历过当年济王一案的郑清之此时比所有人都沉着:“我等已遗臭万年,现在做的不过是为大宋扶正船头。没有我们文人前赴后继的奉献,这大宋的江山如何能够稳守百年?天子失德,违背祖训,我等也只好忍痛了……”

        “这人选可曾选定?”临安的宗室很多,但太祖一脉本就人丁稀少,仓促之间想找到一个合适的更难。薛极问道。

        “赵必迎……”宣缯艰难的吐出这个名字?

        “谁?”赵汝述本能的反应,“必”字辈是太宗的血脉,比他小两倍,他们虽然隐约知道宣缯与郑清之的合谋,但并未如实相告他两。

        两府之中,赵汝述与赵善湘都是宗室之后,但离帝王血统已经十分疏远了,但却比赵昀来的近,但作为太宗血脉,建炎南渡后他们是不可能登上帝位的。

        “溯本清流,是该迎回太宗血脉的时候,此事若成,我等自会交还朝政,到时候还要仰望二位匡扶赵家江山。”宣缯对着赵善湘与赵汝述说道。

        赵善湘一时消化不了宣缯口中的信息,问道:“敢问这赵必迎是那一脉?”

        “乃濮王一脉,前年出生之事据说天降祥云,有天子之气。”

        赵善湘听完宣缯这番鬼扯便知道了他们打了是什么鬼主意了,现在是非常之际,不宜内部猜疑,赵善湘也开成布公:“扶植幼主,我等却是坐实了篡权的骂名,更何况自高宗还政于太祖一脉后,朝野未曾思略有他。”

        宣缯到此时也不得不抛出底牌了:“只有迎了太宗一脉,宗室、官家才会站在我们这一边。更何况太宗血脉遍布朝野,多位栋梁之才,帮助他们,这大宋也就稳定了一半。”

        太宗的后代隔绝帝位后,一个个好似突然开窍一般,近百年来考中进士的多如牛毛,比如宁宗朝宰相赵汝愚,现在的赵汝述,赵善湘。还有赵葵都有宗室血脉。

        宣缯与郑清之之所以选定太宗的血脉就是为了稳定二赵,迎回太宗,他们的身份就一跃成为宗室近亲,专研几代问鼎帝位未尝不可。

        面对这个诱人的筹码,赵善湘与赵汝述决定赌一把。

        “只是这仓促起事,禁军我有几分把握能稳住,但这大内的守军……”赵善湘说出了自己最后的疑虑。

        郑清之一脸正气的说道:“我已说服太后,天子自请忤逆之罪,正好落了口实。这是我辈最后的机会,拔乱反正,后人会明白我们的一片苦心的,儒家万世基业,不能毁于我等手中!”

        ——

        陈贵诚这几日为了赵峥一事,颇为劳累,坐在马车不知不觉就已经睡着了,他的车夫是跟了自己十多年的老人,驾车颇为平缓,在临安城内绝对不会出现颠簸的情况。

        然而此时马车却突然停住了,陈贵诚顿时就被惊醒了,他揭开窗帘,见有人拦住了他的道路耐心询问:“何事?”

        那人手里持了一封手书,恭敬的递给陈贵诚:“这是郑相公的的手书。还请陈相公过目!”

        陈贵诚看了那人一眼,关上窗帘:“不见!”然后,马车缓缓启动。

        那人僵在原地,全然没有料定陈贵诚会是这番做派。自己的一番布置岂不是白费了,那人也是胆气十足,冲着陈贵诚喊道:“不想陈相公是如此量小之人,此事干系重大,事涉宫中。既然陈相公没兴趣,那在下回去领命就是了。”说完那人就准备离开。

        陈贵诚的马车再次停住了:“等等,你将那封手书给我看看!”

        那人恭敬的将手书递给了陈贵诚。

        良久,陈贵诚轻轻说道:“去鸿运楼。”

        那人如负重托,然后冲陈贵诚说道:“此处有近路,我带相公去。”

        马车随着那人,缓缓走过一个个小巷、胡同。

        陈贵诚心有所感,掀开了窗帘,看着这小巷里了一线天际,冬日里的万物凋零。他却想到了春天这里将会是何种情境,或许有许多小孩会在这个小巷里追逐打闹,不想今日这般冷清萧瑟。

        马车突然停住了。

        陈贵诚看见前方有两个一老一少和尚挡住了去路,南宋不尊礼法的狂僧疯道颇多,如同东晋偏安一偶,大敌压境,总有放纵声色,只图今朝的风气。

        那小和尚手里的黑棍用黑布包着,有一种肃穆的感觉。他慢慢的朝马车走来。

        陈贵诚皱眉,准备让兵丁驱散这个不知所谓的和尚。一府宰执出门当然有兵丁随从,按制可有十六人的护卫随行。陈贵诚不喜欢那么多人跟着自己,一般出门带上八个也就够了。

        护卫大步流星的朝小和尚走来,老和尚开始念叨咒语。竟是度亡魂的佛声。

        小和尚突然爆喝一声,与那护卫只差六七步的距离,一瞬间扯开黑布,露出一把长刀,瞬间插入了那护卫的脖子。

        与此同时,巷子的两侧墙壁上突然钻出两排拿着燧枪的人。巷口的鞭炮声突然响个不停。掩盖了燧枪的声音。

        嘭嘭嘭,数十声枪响,护卫与那车夫瞬间被杀死。

        马车内,陈贵诚将手里的那封书信揉碎,吞进了自己腹中。

        老和尚缓步走进,揭开马车的帘子:“阿弥陀佛,老衲弘治,来送相公上路!”

        陈贵诚还算镇定,不想失了一朝宰执的风度:“郑清之?”

        弘治摇头:“国师,老衲为国师来除你这个心腹大患!相公不该将国师告上公堂!”

        陈贵诚仰天长啸:“世人多愚!”

        刀光一闪,小和尚的刀抹进了陈贵诚的脖子。

        弘治禅师单手一朝,墙上迅跳下几人。

        “你们兵分两路,一去白云宫告知郑清之与宣缯有大动作,请白云宫多加防备,二则将此事告知领,让他密报官家,郑清之已反!其余人随我南下,保护国师!”

        众人领命,迅收拾现场。

        弘治禅师露出瘆人的笑意,对着小和尚说道:“老衲隐忍数十年就是为了今朝,郑清之与史弥远只以为我会俯听命于他,做他的忠犬!哈哈,谋反之罪,诛灭九族,我看史弥远还怎么翻身!重华,你要记住,忍耐,忍耐,能成大事者都是能忍之辈!”

        小和尚双手合十:“师父,为何不放过这个姓陈的,让他知道郑清之有意杀他,让他故意逃脱,好让他们自相残杀!”

        弘治禅师有些若癫若狂:“万一让这姓陈的扰了这场好戏,那且不是让这场盛会的观众大失所望!”

        “观众是谁?”

        “自然是国师。”

        “国师知道此事?”

        “国师乃是当世神仙,他知道也得知道,不知道也得知道。”(未完待续。)

        ps:    还有一更,怕是要在凌晨后更新了,对不住了,各位。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26/26452/117456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