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反派督主攻略指南(重生) > 第34章 前尘之仁宗之死(1)

第34章 前尘之仁宗之死(1)


那是仁宗二年阳月。

        圣上病危!

        太子景衡不在京中。

        皇帝病后迷信,前月遣太子往泰山祷祝。

        凤明也不在京中,他仍守着西北,有心人刻意瞒他,消息传了几次,才传到军帐之中。他读过密信,没有二话,当即抄起头盔:“回京。”

        汪钺阻拦他:“西北军无诏回京,视同谋逆,三思啊。”

        凤明推开汪钺,走出大帐。

        西北苦寒,十月飞雪,朔风如刀,卷着黄沙抽在脸上,凤明扣上防沙面罩:“皇宫被瑨王把持,圣旨传不出来。我得赶快回去,皇上皇后还在宫里。”

        他骑在马上,点了三千亲兵轻骑:“其余人守着西北。传信给太子,请他千万小心,待我夺回皇宫,再行进京。”

        骁季将军道:“京城有四大营护卫,计七万兵马,宫中还有三万禁军”

        纵然是善战如凤明,三千打十万,何异于以卵击石。

        凤明道:“我率亲兵入京,乃个人所为,与西北军无关,即便救不回圣上,新王也不会为难尔等。”

        这是把西北军摘出夺位之争,几位将军知凤明向来如此,此时俱单膝跪地,请命道:“愿与将军同生共死。”

        凤明却说:“同生共死是傻话。好好守着西北,守着十六州。西燕全民皆兵,一日未曾灭族,咱们便一日不能放松警惕。我效忠圣上,你们效忠大齐,这不冲突。”

        他无诏归京,若将二十万西北军挪走,西燕必会卷土重来,无大军镇守,大齐西北门户大开,西燕入关,受苦的是大齐百姓。

        届时前有齐军,后有西燕兵,西北军腹背受敌,三方混战,大齐必将陷入乱战之中。

        况且还有各路诸侯虎视眈眈。凤明不愿、也不能燃起这场战火。

        大齐是天下人的大齐。

        太子还在,大齐就在。

        他领三千人进京勤王,倘若失败,史书中也无非留下句‘三千人造反不成’罢了。凤明不在乎名声,从头到尾,他只是想让他在乎的人,活下去。

        “瑨王挑唆陈元山等几位老臣,百般挑拨我与圣上,将我远远发配到西北来。”凤明眉间冷然:“他赌我会心生怨怼,视而不见?”

        凤明扬起马鞭,策马而去。

        瑨王打错算盘了。

        瑨王算盘打的很好,他买通司礼监太监,提前仿制遗诏,只待皇上咽气,就能平平顺顺地即位。

        皇上体弱,本就不理朝政,从前是太子景衡代为理政,然经西燕王刺杀一事,皇上对景衡、对凤明皆有了忌惮。皇上耳根子软得很,谁在他耳边念叨得对,谁就是对的。

        自朝廷削藩以来,瑨王最识时务,以不善治理为由,自请回京,把大好封地还归中央。皇上因此颇为信任瑨王,认为瑨王此举是没有野心的表现,将好些政务从太子那里拿回放在了瑨王手中,以此嘉奖。

        却不知乃是养虎为患。

        瑨王所图甚大,小小的封地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以退为进,图谋的是大齐江山。

        病重皇帝躺在龙榻上,艰难喘息。瑨王在等他咽下这口气,他不能咽,他要等太子回朝,等凤明回京!

        凤明手中有二十万西北军,凤明可以救他。

        皇帝此刻无比后悔。

        他听信谗言,把凤明遣到西北吃沙子,又庆幸自己足够心软,没有褫夺凤明兵权。

        他的心太软。

        父皇就曾说过他,仁慈是好事,可仁慈过头就成了软弱,软弱的帝王会被大臣欺瞒。

        父皇英明神武,他果然被欺瞒了。他亲佞远忠,如今自食苦果。

        一声轻响,太监为瑨王撩开帘子,瑨王穿着明黄色亲王袍,戴着八龙冕冠,款款走进寝殿,野心毫不遮掩。

        “皇兄啊。”瑨王坐在椅子上,理理袖袍,慢条斯理地说:“您怎的还留着口气儿啊,您知道的,臣弟不想担上弑兄的罪名,求您让臣弟省点心,自己去了罢。”

        皇上喘着粗气:“大逆不道”

        瑨王为难地转着手上的扳指:“您就圆了臣弟的心愿,让臣弟当回皇帝。臣弟生母卑微,从小在宫里爱欺负,您疼疼臣弟,让我也座座龙椅,我还立您儿子当太子。”

        皇上阖上眼,不再理他。

        瑨王讨了没趣,也不恼。

        诚如他所言,生母出身卑贱,他从小受尽冷眼。大哥是个好人,宽厚仁和,善待庶弟,他受过大哥的恩,他心里记着,如今大势在握,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做绝。

        入夜,皇宫中响起几声鹧鸪叫声。

        皇上猛地睁开眼,太和宫窗户轻轻煽动,一道身影无声无息地潜了进来。

        凤明摸黑走到龙榻前。

        皇上睁着眼,每一次呼吸都伴随这心肺间的剧痛而颤抖。

        凤明眼一红,跪倒在地:“圣上!”

        皇上也红了眼,危机之下,来救他的只有凤明!

        他艰难地喘息:“好孩子起来太子呢?”

        凤明答:“太子就在京外,京中危险,明日,待臣明日杀尽反贼,再迎太子回宫。”

        “好。”皇上赞叹:“你自小有勇有谋做事从来周全,万不可叫太子涉险!”

        凤明去探皇上的脉搏,皇上的脉搏又虚又浅,分明已然是弥留之相。

        凤明说:“圣上并无大碍,敬请宽心,凤明必诛杀奸王,夺回皇宫。”

        皇上已然强弩之末,自己的身子他岂能不知。凤明心善聪慧,不会说谎,眼里含着泪,说话声儿也颤,这般的人那里会阳奉阴违?

        是偏他听信旁人,冤枉了老实孩子。

        皇上轻轻一扣垂幔,龙床边翻出个暗格,他示意凤明去拿:“遗诏”

        ‘遗诏’二字令凤明落下泪来,他将诏书放入怀中:“圣上请您忍耐。”

        说着便想将皇上绑在身上,带他逃出宫去。

        皇上摆手:“他有高手五名暗卫皆已被杀你带不走”

        凤明急道:“臣明日进攻皇城,瑨王必定挟持于您”

        “我快死啦”皇上仰着头:“我不是不是个好皇帝,软弱无能江山有衡儿有你”

        他艰难喘息,人之将死,终于辨明清难参透的是与非:“你和衡儿要好好的。”

        凤明跪在地上不住点头。

        “明日,不必顾忌顾忌我,天子死社稷,这是朕的命。”皇上说:“护好太子,大齐正统,不容有失。”

        “去罢。”皇上浑浊的眼合上:“去罢。”

        凤明磕个头,久久不起。

        “明儿,”皇上唤他:“你长于、东宫,朕与皇后亲自抚养,你比瑨王他们都贵重,别怕。”

        凤明含泪离开,在黑夜中,如同一道暗光,前往皇后居所承乾宫。

        承乾宫守卫远不比太和宫,凤明绕过职守侍卫,翻入皇后寝宫。

        夜已深,皇后却没睡,坐在妆镜前黯然伤神。

        皇上自登基后,渐渐与她离心,听不进去逆耳忠言,宠信宦官,受奸佞蒙蔽,日益昏聩,前后放逐可用之人,如今瑨王控制宫闱,手段低劣,却偏偏能得逞。

        皇后是高祖亲自选纳,娶妻择贤,皇后虽为女子,胸中自有沟壑,性格刚强坚韧,与丈夫互补,年轻时二人琴瑟和鸣,凡事共同商量,一体两面,相辅相成。

        何时开始变了呢?

        一声婉转莺啼,适逢初冬,哪里来的鸟雀儿?

        定是是凤明来了!

        那孩子惯会学莺啼鸟鸣逗她开心。

        皇后见到凤明,又惊又喜:“明儿!”

        凤明跪在皇后膝前:“明儿来晚了。”

        皇后扶起凤明,上下打量:“听说瑨王请了高手,你伤没伤着?”

        凤明摇头:“我去见了皇上”

        “皇上的病”皇后眉间染愁,皇上病入膏肓,然现下还有更重之事,没时间哭皇上的身子,她定了定神:“太子可好?你作何打算?”

        凤明一一答完,背对着皇后,半跪在地上道:“娘娘恕罪,请上来,让凤明带您出宫。”

        凤明此时不过二十岁,因净身之故,身上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削瘦,肩膀很窄。

        他如今温顺地跪在地上,天真地妄想将皇后背出宫去。

        皇后抚了抚凤明的头发:“明儿,皇上冤枉你,放逐你。可你总这般乖,将来本宫不在了,你可怎么办。”

        凤明双眸发热,含着眼泪:“我不会让您不在的,我会保护您、保护皇上、保护太子。”

        “皇上夺了你统领禁军之权,如今宫中已被瑨王掌控,以你一人如何能救?”

        凤明自恃功夫卓尔,进出皇宫已是不易,他心中知道他带不走任何人,但他仍想拼一把。

        “是我没用。”凤明的眼泪滴在地上。

        他武功高强,一人能敌百万师;他骁勇善战,率军可覆没西燕。他能夺回皇城,可他救不了他想救之人。

        作为将军,凤明从没吃过败仗。

        杀人易,救人难。

        在生死之前,年轻的凤明无能为力。

        “傻孩子。”皇后蹲下身,擦去凤明脸上泪痕:“这皇权斗争非你一人可解。”

        皇后拔下头上朝阳凤凰金钗,递予凤明;“好孩子,你名字里有个凤字,便是缘分。娘娘没甚么送你,这只凤钗你虽用不上,日后看见,也是个念想,别哭了,快走罢。”

        凤明叩首道:“凤明发誓,会永远守护太子,守护大齐正统。”

        “去罢。”

        三更时分,凤明返回营帐。

        营帐就驻扎于京外,四大营心知肚明,主帅们商量着一合计,干脆两面不帮,却只当眼瞎,不肯掺和到夺位之争中。

        四大营非传召不得妄动,他们守守规矩难道还能有错?无论谁当皇帝,都需依仗四大营,还能发落他们不成。

        瑨王也得到了消息,听闻凤明只带几千人马就要打京城,简直要笑死了。

        几千人,翻得上城墙吗?

        届时弓箭手居高临下,势必将凤明射杀马下。二十万西北军一直是他心腹大患,如今凤明带着三千人来自投罗网,他何愁大业不成。

        明火执仗,二人俱把对方当反贼。

        史书如何定论,端看明日成败。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38440/38440275/69242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