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岁翊常生 > 第42章 事纪

第42章 事纪


章翊没有回金陵。

        她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去了之江省。按照她计划书上的时间节点,她要在这里呆上一年的时间。

        飞机转汽车,到达目的地后,她找了一家不算大的酒店,住了下来。接后,她办了一张当地的手机号码,租了房子,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熟悉环境和方言,有针对性的找工作,大抵还算顺利。

        她找了一份童装导购员的工作,迈出了理想路上的第一步。从童装销售到商品陈列,再到活动执行和规范服务,一年后,她对终端门店的运作模式,有了深入性的了解和实践性的动手能力。

        她换了一个地理位置在西北的省份,重复着在之江省的路径,不过这一次,她应聘了店长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她学习了更多终端门店的运营内容,包括人员管理、卖场管理、商品管理,以及对零售业方向性和策略性上的内容。

        一年后,她再次拖着她的行李箱,辗转去了中部的一个省份。这一次,她做了区域经理的岗位。真正参与并执行了行业内的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如果仅作为一个职业来说,她可以称得上优秀人才了。

        这一年的上半年,在sars病毒的影响下,许常参与研发的新车,在量产阶段的计划滞后了半年。宋子梁给她传递消息的途径基本上是通过赵瑾,而赵瑾传递给她消息,也基本上是通过□□留言。

        新车上市时,她去了最近的4s店,看到了实物。她知道,这款新车,是许常与这个世界仅有的一丝联系了。她看着新车,心里漾起五味杂陈,那个说要给她买一辆当聘礼的人,已经离世快三年了……此时,她很想张开双臂去拥抱它,理智却告诉她,如果没有经济能力,什么都不会有。

        这一天,她流下了三年来的第一次泪水,为自己的无能为力。

        二零零四年,她25岁,回了金陵,筹备好一切,开了第一家店。

        江如练毕业回国找到她的时候,她正带着几个导购员在店里包装换季的衣服。四年间,她们通过邮件往来,往来也并不算密切和频繁。有空了,各自写一段环境带来的变化,以及行业内的趋势和前景。没空了,一连几个月互相没有音讯。两人保持着君子之交,谁都不提过去,谁也不提未来,是一种安全微妙的关系。

        站在店门口的路边怔愣很久,大她一岁的江如练推着行李箱进店,率先叫了一声“翊翊”,两人对视后,旁若无人,相拥而泣。

        这个世界,就是有这样一种人,你可能根本不了解她,却愿意无条件信任她、帮助她。在江如练眼中,章翊是这样的人。在章翊眼中,江如练也是这样的人。

        经过深入地沟通过后,这两个单身的姑娘,思路清晰,分工明确,开始了初始时玩笑着说过的创业之路。

        江如练负责设计、找代工厂、以及商品到店。章翊负责销售和一切门店运营管理。

        这一年的冬装,归国服装设计师江如练,大胆采用了莫兰迪色系,结合中国元素图案的设计理念,区别于当下市场上童装的风格款式,独树一帜,使得市场反馈非常好。

        章翊因为前三年积累的门店运营管理功底,在不到春装上新时间段,店内冬装断码、脱销。

        接下来的两年里,她们注册了品牌和商标,延续并不断创新了品牌的定位和风格,换了大型代工厂,在金陵开了十家店。

        这十家店,有一个共同的店名,叫:“早儿儿童”。

        两年多时间,九个季节十家店的销售额,一笔庞大的资金,落入两个姑娘的银行账户里。

        二零零六年的年末,章翊通过宋子梁,买到了那款对她来说,意义非凡的新车。彼时的新车,如今已经出了第三代,可见销量的紧俏。宋子梁差人把新车送到了章翊指定的地方,她打开车门,坐进了驾驶室,趴在方向盘上,撕心裂肺般的痛感朝她袭来:六年了,许常,你还好吗?聘礼我替你准备好了,嫁妆我也准备好了。你再等等我……

        二零零七年,为了保证品牌的品质和可持续性发展,章翊将十家店交给了可信赖的人全权打理,一心扑在了创办公司的筹备和各种琐事中。

        二零零八年九月下旬,早儿儿童服饰有限公司,在金陵正式成立。

        这是一家组织架构相对完善的服饰公司。工厂、采购、设计、生产、拓展、企划、运营、人事、财务、后勤、仓储、物流……所有部门一应俱全。

        江如练一心沉迷于设计开发和生产工艺。期间,所有的供应商,包括纱厂、染厂、纺织厂、印花厂,包材,辅料的选择,都被她一己之力所承包。章翊带着拓展部门,开始了网点战略布局。

        她们惺惺相惜,并肩作战,互相信任,互相成就,不停不滞。

        五年过去,时间来到了二零一一年。这个公司在童装领域如同一匹黑马,以超越迅猛之姿从‘早儿儿童服饰有限公司’,壮大成‘早儿儿童服饰集团’。完成了从十家店,到百家店,再到五百家店,最后到一千家店的完美蜕变。网点布局,填满了整个中国,并且成立了东南西北中五个营销分公司。

        其间,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设计问题、生产问题、染色问题、印花问题、纺织问题、包材问题、辅料问题、人员管理问题、运营策略问题、招商问题……章翊带着这群人,在每一次失败中吸取教训,化作经验,不卑不亢,迎接着一轮又一轮地挑战。

        整整十年,章翊成功了。

        这一年,章翊买了一栋带庭院的别墅,专门请人按照她的要求,进行了室内装修设计。交房的那天,金陵城飘起了雪花,章翊怀揣着千回百转的心情在验收合同上签了字。

        她差公司的人事替她买了一张机票,只身一人,赶在了许常祭日前,回到了阔别近十一年的羊城。

        置身在空置了近十一年的房子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没有发言权。

        她买足了清洁用品,花费了整整三天时间,让这个小家焕然一新。家里的软装饰也全部更换了一遍,颜色样式,都是那个人喜欢的。

        祭日那天晚上,她躺在他们的床上,依旧紧紧抱着盒罐,对着它自言自语:

        “我离开这个小家的时候22岁,如今我已经32岁了。”

        “这十年,过得很快,我不敢有一丝懈怠。目的只有一个,想要快一点来带你走。”

        “我答应过你的事情,基本上都做到了。你看,我完成了我们的理想,也有好好地活着。”

        “只是,对不起,让你一个人在这儿睡了这么久……你知道,我性子倔,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我没有脸回来见你。”

        “那一年,你说,你喜欢金陵,喜欢梧桐,等将来老了,我们就回去生活。还说,将来,我们买个带庭院的房子,种植几棵梧桐。”

        “我没有忘。我把公司落在了金陵,今年买了带庭院的房子,现在已经装修好了,梧桐树,也为你栽进了院子里。不过,我只栽一棵。”

        “我这次,是来接你回家的。”

        “以往每年的今天,我都会去贡城,为六字碑扫墓。”

        “二老的身体,都还算康健,他们的小店已经不开了,赡养的义务也被我强行接了过来。现在家里的每位姐姐,我都很熟,重要的事情,她们也会给我打电话。除了许送。”

        “许送,听说是离开了羊城,去哪儿了不知道,号码换了,没有和任何人联系过。那个孩子……我也没有见过。”

        “欧远,前几年在机场偶遇过,他开了家具公司,和晓晓姐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今年十岁了。”

        “你的徒弟宋子梁也和赵瑾结婚生子了。他现在已经成为了汽车领域的大设计师,目前在研发新能源汽车,前景不错。”

        “江如练,她回国后,就来找了我,现在是我的合伙人。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她是我的左膀右臂。”

        “资助的那个孩子,今年上了高三,成绩很好,经常给我写信。我准备在明年高考填志愿前,建议她报考纺织类的大学,毕业后让她来帮我。”

        “我们身边,没有心术不正的人,每个人都友善、积极、光明。”

        “我们之间,也从来没有过别人。”

        “我们没有生离。”

        “我们只是经历了一场死别。”

        许常,我们还是我们,我们会永远是我们。

        元旦节过后,章翊带走了许常的那一半骨灰盒罐,切理会心地和羊城作了告别。

        从此以后,羊城,留给许久和立立,金陵,才有许常和章翊。

        为了品牌的全面发展和长远规划,接下来的二零一二年、一三年、一四年,章翊联合公司人事部门,组建并扩充了招商部,开始实行直营和加盟并行模式。三年下来,门店数增长到三千家。

        公司突飞猛进地发展,迅速到连章翊自己都觉得惶恐。她没有好高骛远的继续追名夺利,而是停滞了下来。

        接下来的两年里,她开始大量吸纳人才,高薪聘请行业内专业讲师,买地建房,开办了‘早儿儿童商学院’,她明白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两年里,她着重人才管理,员工带薪学习再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复合型、实战型的人才,她为公司的稳定发展,贡献出了全部的心力。

        耿晓玥走进她的生命里,对章翊来说,是计划之中的事。助理的岗位,她也一直在为她保留着。

        二零一六年七月,耿晓玥从海城的东沪大学毕业,被她的一纸聘书,召到了金陵。十六年,不曾谋面,所有的关联就是每年的那笔资助金和往来的书信。

        耿晓玥于章翊而言,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的附加力,源自于离世十六年的那个人。这一点,章翊再清楚不过。

        这个姑娘,勤勉、踏实、忠诚、可靠,是章翊通过接触慢慢了解到的。渐渐地,这个姑娘代替并维系了一部分章翊内心深处某种情感的缺失。比如说,她做的菜,她说的家乡话,以及她待人接物的温和态度。她们之间,不似资助方和受惠方,不似老板和员工,更像是姐妹和亲人。

        人才储备到一个稳定的阶段后,章翊和江如练开始对公司的商品结构进行梳理,她们更新了原有的年龄段和商品线。年龄段从最初的小童、中童,延伸到婴童、小童、中童、青少年;商品线从内衣、外出服、配饰,延伸到内衣、外出服、配饰、鞋品、潮玩、文教用品以及新生儿纺织品。

        二零一七年的秋季订货会上,全国一千家直营店和两千家加盟店,订货总额,创出了历史新高,那是一个异常庞大的数字。面对这样的数字,对章翊,对江如练,对所有早儿儿童人来说,是具有纪念意义和责任感、使命感的。

        在世为人,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不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环境推动着你成为一个别样的人。章翊在这种全员推动下,市场推动下,公司上市,成为了一代杰出的女企业家。她真正地成功了。

        二零一八年,章翊三十九岁,从入行到成功,她用了十八年的时间。这十八年,是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个中滋味,难以言表。

        这个年纪的她,是清醒通透的。她明白,她现在实现的,是和那个人的共同理想。而她真正的理想,这一生,都无法再有机会去实现了。

        这一年的章翊,开始着手于退居二线。前半生,她困在兑现承诺的路途中,步履蹒跚,无法停歇。现在的公司,大势已稳,人才济济,年轻朝气的面孔,带来着无限的希望和可能。她想要让贤,空出时间,去丰富自己的后半生。

        遇见你之后,和名利双收比起来,我想要的,自始至终都是有你在的人间烟火。

        退居二线后的两年里,章翊一直处于半工作半游玩状态,公司里有江如练和耿晓玥坐镇,她毫无后顾之忧。她去了很多国家,每到一处,她都会买一些纪念品带回来,最多的是汽车模型和男士衬衣。

        她在这样的状态里称心快意。

        时间来到了二零二一年,章翊四十二岁。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98200/98200235/83774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